“铁人”倒,“铁律”立丨追记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曾宪忠

2020-06-28 21:32:25 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胡冲
字号:

144634104884545117.png

曾宪忠为队员们培训。(资料图)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邵阳报道

“谁敢拿走,我就跟谁拼命!”

对方是7、8个手持钢刀的屠夫,体型健硕、情绪激动。

曾宪忠丝毫没有让步,私屠滥宰的猪肉决不能上老百姓的餐桌,是他的底线。

这个连面对钢刀都不曾退让的“铁人”,被同事视为“主心骨”、被家人当作“顶梁柱”的人,却被命运的无情之手折断了人生。

6月13日凌晨,病倒在工作岗位的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曾宪忠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3岁。

6月10日晚上,曾宪忠在微信工作群中发出了一条提醒信息,“由二中往青龙桥方向,距桥约300米有棵大树倒了,暂不通行。”谁曾想,几天后,被亲人同事视为“大树”的他,却在工作岗位上轰然倒下。

148258385623927974.png

曾宪忠(右)正在执法。(资料图)

经常“空手夺白刃”的“铁人”

“老曾,杀猪声响了!”

“行动!”

2019年3月22日凌晨3点,大雨倾盆,曾宪忠带领5名队员在邵阳市双清区的一处疑似非法屠宰场附近蹲点几个小时后,终于人赃并获。

然而,对方却是一群面相凶悍的屠夫,手中还有尖刀。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你们属于非法屠宰,我们要依法没收你们的屠宰工具和滥宰的猪肉。”曾宪忠的话刚出口,对方人手一刀就围了上来。

“毕竟是要没收人家‘吃饭的家伙’,谁会束手就擒。”赵伟回忆道。

农业综合执法并未配备武器,有时候是“打嘴仗”,靠讲法律、讲道理来“屈人之兵”,但难免碰到了“硬茬”,就必须“空手夺白刃”。

曾宪忠一面带着队员继续与对方对峙,并尽力控制场面,另一面暗示队员报警,后来警察赶到,才让执法得以顺利进行。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每一次曾宪忠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确保大家的安全。”曾宪忠的同事告诉记者,再复杂的场面,只要曾宪忠到了,他们就有了“主心骨”。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曾宪忠带领队员们办理的涉农行政处罚案件多达100余起,处罚额超过100万元,为维护当地农业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定格在工作岗位上的生命

“工作!工作!你跟工作过算了。”

曾宪忠的生命终究定格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

6月11日上午7时许,曾宪忠像往常一样骑着他那辆旧电动车来到单位。当天8时30分至10时,支队召开副科以上干部会议。曾宪忠作为分管副支队长,在会上部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

刚一散会,曾宪忠又马不停蹄地骑着电动车,赶往邵阳市农业农村局汇报邵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的部署情况。

然而,汇报交流不到5分钟,曾宪忠就倒在办公椅上。随后,曾宪忠被立即送往医院,被诊断为脑溢血。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旧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下辖5个大队,副支队长曾宪忠一人就分管了3个。

“执法不同于业务管理,是要冲到一线去的,工作压力、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同为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的王亚峰与曾宪忠同办公室多年,他告诉记者,在曾宪忠的眼里工作大于一切。

“白天在外巡逻执法,晚上在单位加班,回家就跟同事‘煲电话粥’,有时候半夜醒来人不知道去哪儿了。”这是妻子曾腊明对曾宪忠的描述。

在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丽珍的印象中,曾宪忠加班到凌晨一二点是常态,工作身先士卒、执法公正,面对渔政执法中群众的不理解,多次深入群众家里沟通交流、赢得支持。

“我们支队能获评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凝结着曾宪忠不少心血。”罗丽珍说。

213393471724667811.png

曾宪忠(左)正在向群众解释法律政策。(资料图)

仍在蓬勃生长的“曾宪忠”

“你找谁?先过来登记!”

2017年,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成立,曾宪忠由邵阳市家畜育种站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履新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2019年3月支队搬迁到新办公楼,他第一次到新办公楼就因穿着“过于朴素”被传达室工作人员刘小华拦在了门外。

“不像领导,像是个农民,鞋上全是泥巴。”刘小华回忆道,本以为拦了领导会被“刁难”,没想到曾宪忠竟然主动和他交上了朋友。

“他经常晚上在这里加班,晚饭经常就是两个包子或者一碗面条凑合,有时候我会让家里多做一份饭带过来。”刘小华说。

1967年10月7日,曾宪忠出生于邵阳武冈的一个农村,他排行第二,是唯一的男丁。1991年6月,他从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同年在邵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200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让人诧异的是,已工作近30年,并在多个单位担任过领导职务的曾宪忠,家庭条件仍显“寒酸”。

至今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寄住在妻子娘家的安置房中。一辆旧电动车,可能是他唯一拿得出手的资产。

采访中有人向记者透露,这或许与其刚正不阿,始终坚持原则和底线的性格不无关联。

有一次,一位同事的亲哥哥涉嫌非法电鱼,他丝毫没有顾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尴尬,果断立案。还有一次,一位曾对他颇为欣赏的老领导请他在一起执法中“酌情考虑”,被他严词拒绝,后来这位老领导曾对人说,“我现在说话他不听了”。

“在支队,曾宪忠曾为队员们定下‘铁律’,执法过程中不能收对方一包烟、不能吃一餐饭、不能喝一杯酒。”一位队员说,以前是这样,以后他们仍会坚持。

据说,在曾宪忠的追悼会上,有一些曾经被他处罚过的人自发前来送行。“铁人”曾宪忠倒下了,但有种力量,似乎在我们目不能及的地方蓬勃生长。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