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省委书记杜家毫与工程机械领域部分专家、企业家座谈。
红网时刻记者 廖洁 吴公然 长沙报道
围绕加快全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7月3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邀请11名工程机械领域专家及知名企业家座谈。
湖南工程机械领军企业负责人悉数到齐: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飞香,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深耕相关领域、潜心技术攻关的知名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吉红,同济大学教授、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工程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王安麟,此外,还有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曹志强,湖南申亿五金标准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凯波,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国秋,长沙亿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吴京生。
工程机械是湖南的优势产业,是湖南制造的一张名片。
——湖南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度最高,产品种类最齐全,产业规模国内领先,从2010年起一直保持全国第一,2019年行业营收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4家湘企稳居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成功收购重组意大利CIFA、德国普茨迈斯特等国际品牌,在海外建立了研发制造基地。技术方面,有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1个院士工作站。产品方面,混凝土机械、大直径硬岩挖掘机等产销量世界第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走在前列。
在疫情来临的至暗时刻逆势上扬,“豪横”工程机械产业为湖南经济发展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由工程机械产业形成的“经济暖阳”热度几何?数据说话!
6月4日,在湖南省工程机械产业链发展大会上,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发布了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初步规划,本地化配套率有望实现年增长超过5%-10%。
6月5日,打响工程机械行业会展第一枪的2020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后市场交易大会顺利收官,两天迎来2万人次观展,斩获近亿元订单。
6月,长沙举行“产业链企业供需对接会”,推进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4条产业链再升级、制造业再提升,达成合作签约额近21亿元。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对国际经济格局和产业链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工程机械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机遇:从长期看,无论是我国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的需求空间巨大;从近期看,为应对疫情冲击,多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十分旺盛;从周期看,目前工程机械行业正处在更新换代的高峰期,产品更新需求很大。
挑战:工程机械的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商仍有不足,一些产品的竞争力不够强等。
“危”中觅“机”。今年以来,湖南政企协同发力,对工程机械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强链”,提速换挡,通过研发适销对路产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现逆势增长。
回到今天的座谈会现场,11位来自工程机械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先后发言,探讨国内外工程机械产业现状、发展前景,分析湖南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优势和当前存在的短板弱项,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一个细节是,座谈会开了整整一上午,绝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专家和企业家,杜家毫更多地担当了倾听者角色,认真记录,不时与大家交流。
他说,要不负党中央的厚望和重托,立足良好发展基础,发挥产业、人才、技术等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从工业体系角度看,装备制造业就是国之大者,工程机械就是大国重器。
事实上,近段时间湖南围绕国之大者动作频频。
6月18日,杜家毫主持召开信息化创新工程联席会议。除相关省领导外,联席会议共同召集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芮晓武,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
会上,杜家毫说,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就是国之大者。他强调,要保持定力,发挥优势,强化担当,加快推进全省信创产业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7月1日上午,杜家毫与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部分专家、企业家座谈,共商湖南新型电子产业发展大计。
会上,杜家毫强调,要立足湖南实际,抢抓新基建等政策机遇,持之以恒推进科技创新,下大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推动全省电子消费终端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三个会围绕国之大者高度聚焦经济战场,可以说是湖南面对挑战,积极调整节奏,抢抓中央实施扩大内需、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等重大机遇,力争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踩在“后疫”时代正确点位上的重要安排部署,一以贯之“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