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丨“绿桐书记”拨响“致富算盘” 省级贫困村摘穷帽奔振兴

2020-07-10 16:50:39 红网
作者:谭倩 编辑:姜珊
字号:

编者按:有这么一帮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吃在村、住在村,服务在村,与贫困群众结亲戚;他们沉下身子、扎根基层,走东家、进西家,把村里当成自己的家;他们因户施策,扶贫帮在点子上、扶在关键处;他们严肃党组织生活,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近年来,衡阳市共派驻扶贫工作队1481支,派驻村工作队员3432名,涌现了大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有担当有作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及队员。

6月16日起,衡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联合红网推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接地气的故事,看衡阳“驻村帮”如何用心用情谱写一曲曲动人的扶贫之歌!

红网时刻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夏日的衡南县日光村,山水分外清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让人如沐春风。

2015年4月,以唐国平为队长的衡阳市烟草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他们凭着两条腿,深入村组访贫问苦,带领全村人民理思路、想办法、谋发展,一户一策制定脱贫方案,大力拓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

5年来,当地变化如何?近日,红网记者前往该村踏访。

省级贫困村变化大

2t.jpg

日光村整修的最大的一口水塘。

1y.jpg

村里的敬老院,三层楼房,宽敞大坪。

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由原日光、双溪、叶江三个村合并而成,辖54个村民小组,人口1318户5387人,有贫困户170户508人,是衡南县贫困人口最多的村。

5年前,当唐国平第一次走进日光村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破败凋敝的村落:公路不通、房屋破旧、生产资料匮乏、村民生活贫困。那一刻,唐国平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对于日光村的百姓来说,自己所在的工作队就是他们的希望。

“既然我来了,要搞就要搞好!”带着这些使命和责任,唐国平在“建设扶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领工作队向市烟草局争取了1000多万元资金,先后修建8条共计长约5500余米的排灌水渠,整修27口灌溉水塘,修筑机耕路16条,修建垃圾池30座,硬化村级公路15公里,沿途安装太阳能路灯173盏,铺设自来水管道5公里,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问题,为63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开展教育助学和发放“金叶慈善医疗卡”帮助患重病的村民购药治病,完善村部办公设施设备,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敬老院,让日光村和周边村的30多位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如今,这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百姓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甜蜜”和“实惠”。

说话间,我们到了村里的敬老院。三层楼房,宽敞大坪,几位拄拐老人坐在凳子上,76岁贫困户王诚兵老人是2017年入住敬老院的,说起敬老院的生活,他笑呵呵道,“每天都有肉吃,有人帮助打扫卫生,工作人员照顾得周到,这是我两年前不敢想象的日子。”

2018年12月,日光村正式摘掉了“穷帽子”。

栽下满山绿桐树 大兴产业谋发展

3r.jpg

绿桐树在这片满是黄土的山坡上已经扎根3年多了,耕出了一片“绿田”。

“没有产业,扶贫就是空话。”帮扶工作队深知产业对于稳定脱贫成果的重要性。

日光村是丘陵地貌,山多田少,经多番考察,唐国平带领工作队确定了“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总体思路。

当天,唐国平带领记者来到一处山地上,我们看到,笔直耸立的绿桐树排列得整齐划一。自2017年4月,被驻村扶贫队作为扶贫产业项目引进日光村来,400亩共计1.2万株的绿桐树在这片满是黄土的山坡上已经扎根3年多了,耕出了一片“绿田”。

在71岁的贫困户李秋银老人眼里,这片“绿田”就是他们贫困户的“绿色银行”。“我和老伴在绿桐树基地从事锄草、剪枝、施肥等农活,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2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我老两口可以赚到万多元收入,我们的生活有了依靠。”

“绿桐树材质轻、韧性大、密度低、强度高,可用于制作飞机、轮船、汽车、高铁家具饰板,还有货运集装箱、防火门、木地板……”唐国平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介绍道。在他眼里,这片“绿田”是日光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绿色希望。“我们建立绿桐树基地,就是学习焦裕禄当时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的经验,采取‘企业+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的形式’,其中村委会贫困户各占40%的股份,再过几年绿桐树成材后,预计每亩收益2.8万元,贫困户就可以享受产业脱贫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除此之外,唐国平还争取了一个6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有了发电经济效益。另外,还带头成立“村社合一”,投资黑山羊和鱼类水产养殖,争取油茶庄园开发项目落地,开发油茶种植400多亩。这一切,让所有人有理由相信,未来日光村也能蜕变成“美丽乡村”。

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

5y.jpg

唐国平(左一)看望贫困户。

“他要是不来村里,我们村没得这么好。”在衡南县鸡笼镇日光村508名贫困户眼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唐国平就如同亲人一般。

唐国平1997年从部队转业后进入衡阳市烟草局,是一个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2015年4月,作为单位的中层干部、技术骨干,他放弃机关安逸的工作,主动请缨到偏远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原来安排只干3年,时间到了后,组织找我谈话,还得接着干。我们当兵的人,服从命令,尽职尽责,让我干我就继续干!”

驻村5年来,唐国平大都在村里度过,与村民一起活跃在田间山头,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九旬老父得了食道癌,直至老人去世也无法床前尽孝;2017年,妻子罹患肿瘤,他也尽可能每月多值几个周末的班,凑出一个完整的星期带着妻子去广州化疗;独生女儿出嫁,他也仅仅是在女儿婚礼前一天才匆匆赶到,参加完婚礼又急忙回了村里……尽管心中有着万般愧疚,但他深知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要有这份“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

去年10月22日,妻子病情突然恶化,家人催促他赶回医院,村两委干部和扶贫队员也劝他赶紧回去陪伴妻子。他犹豫片刻说道:“明天是2019年脱贫民主评议会,会议重要,还是先主持开完会再回去吧。”他觉得妻子一定能坚持住,会挺过去的。然而,第二天上午,正在开会讨论之际,医院再次电话通知妻子病危,但他强忍着悲痛,坚持把会开完再急匆匆赶去医院。当他来到妻子的病床前,妻子已经昏迷不醒,半个小时后就离他而去了,唐国平悲痛欲绝,几近昏厥。

“我最大的困难已经过去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唐国平还是难掩悲痛。今年4月,是唐国平驻村5周年的日子。5年是绿桐树成梁的时间,5年帮扶,日光村也迎来翻天覆地的蜕变。唐国平说,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即使日后离开日光村,他仍然是扎根日光村的一棵绿桐树,继续为日光村今后的致富路奉献自己。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