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超市直销……看衡阳消费扶贫如何化解农产品销售难、促农民增收

2020-07-17 16:47:41 红网
作者:莫雄飞 张先华 张欢 石珊 编辑:姜珊
字号:

衡阳市琳琅满目的消费扶贫产品。

南岳区消费扶贫一条街。

红网时刻通讯员 莫雄飞 张先华 张欢 记者 石珊 衡阳报道

“8万斤桃子眼看就要烂在地里,有10余户贫困户将严重受损……”日前,当得知祁东县步云桥镇圆山村果农匡海波等贫困户种植的苹果红桃滞销时,衡阳市消费扶贫管理办公室立即联系湖南达漫电商平台帮忙销售,电商平台负责人赶到桃园查看桃子品质,并指导分装、打包……有了电商平台线上推广和市直工会系统的转发,单日订单最多的一天卖出了1.25万余公斤。

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是贫困户最头疼的事。此次,匡海波他们的销售难题能快速化解,离不开衡阳市消费扶贫机制的快速反应,归根结底得益于衡阳市消费扶贫工作抓得细、抓得实。

2019年以来,衡阳市扶贫办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原则,抓细抓实消费扶贫的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贫困地区农产品累计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其中电商平台销售贫困村农产品达5亿元,全市共举办产销对接活动65场,带动25万余名贫困群众通过消费扶贫增收。预计今年底,衡阳市全年消费扶贫总额将突破8亿元,参与消费扶贫的群体将达到200万人。

顶层设计,多管齐下激活“一池春水”

2019年11月,衡阳市出台了《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搭建对接承销平台、展销会签约销售、帮扶单位以购代捐、企业服务带动销售、商场超市线下直销、帮扶地区定向销售、融合旅游拓展销售、依托电商上行销售和开展供销对接活动等9种消费扶贫方式。

衡阳市扶贫办下设衡阳市消费扶贫管理中心,与湖南达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服务衡阳各县(市)区的消费扶贫工作,各县(市)区也成立了县级消费扶贫管理中心。

《实施意见》出台后,衡阳市委、市政府强化组织动员,压实工作责任,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市商粮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驻村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供销社、市邮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实施意见各司其职开展消费扶贫工作。衡阳市驻村办动员各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农产品的摸底工作,为全市消费扶贫奠定了基础;衡阳市总工会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各机关单位食堂积极参与购买扶贫企业、扶贫合作社、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生产加工的肉类、蔬菜、水果等产品;各级工会组织按照相关规定购买扶贫产品,作为职工节假日福利发放;衡阳市商粮局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贫困村农产品交易额达7663万元;衡阳市农业农村局通过举办产销对接会、产品博览会销售农产品;衡阳市供销社、市邮政局通过自有平台,积极推销扶贫产品;衡阳市工商联、市委两新工委、各县市区政府将消费扶贫纳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今年6月,衡阳市扶贫办又联合市财政、市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9条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消费扶贫机制,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

搭建平台,产销对接风生水起

2019年以来,为打通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制约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衡阳市扶贫办与湖南达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创新的“消费扶贫+工会福利+互联网”模式,将消费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制作手机专属页面,对接25万余名贫困群众的扶贫产品,详尽展示衡阳12个县(市)区消费扶贫产品。通过签约购买累计销售产品427万元,通过线上平台累计销售产品879万元。疫情期间,在保证原来签约117个单位的基础上,达漫电商通过线上平台共销售订单71万余笔,截至目前,总金额达到1290万元。

祁东县以祁东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销售平台,以村级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供货中心,实行定点收购和快速有效配送,形成农产品供销产业链,建立完整的农产品销售和服务体系,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实现精准对接。

珠晖区同晖创公司深入扶贫企业、扶贫专业合作社以及贫困户,准确掌握扶贫农产品产量、质量情况,与该区市场监督局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

为给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带去实实在在的实惠,近年来,衡阳市扶贫办联合多部门采用集中签约会、农业博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采购商和产品供应商开展“面对面”的贸易洽谈、交流合作、对接签约,促进衡阳农产品的销售和产业链的升级,进一步推动消费扶贫。

2019年8月30日,衡阳市在全省率先举办2019年“消费扶贫,衡阳在行动”消费扶贫启动仪式。当天,现场组织展销扶贫产品300余种,对口帮扶的花垣县有6家单位参加展览。水口山、衡钢、天雁、公交公司等26家单位(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签约金额达1.5亿元。衡阳市的消费扶贫模式得到了省扶贫办的认可,并向全省推广。《湖南日报》和湖南新闻联播相继进行报道。

今年1月,衡阳市农业农村局与市扶贫办联合举办“衡阳市消费扶贫产品交易博览会暨衡阳市消费扶贫年货节”,100余家扶贫企业参加博览会,累计销售额达6100万元,《人民日报》和湖南经视新闻报道了此次年货节盛况。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产销对接活动65场。

拓宽渠道,架起助农增收“新鹊桥”

今年2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助农微信直播在衡东县高湖镇新旺村举行,本次直播的“主角”就是扶贫基地的黑木耳。原来,这是衡东县为滞销扶贫产品组织的一次精准扶贫助农活动。不到1小时,线上销售200余单黑木耳,累计销售300余公斤。

除了通过网络直播让扶贫产品从“滞销”变“走俏”外,衡阳市扶贫办还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流通销售渠道,架起消费助农增收“新鹊桥”。

开展“以购代捐”活动。通过广泛动员驻联村单位,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奉献爱心,直接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开展“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直销活动,组织扶贫产品定向直供机关、学校、医院、金融机构、驻衡部队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专项活动,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公办食堂要预留20%以上的份额用于采购扶贫产品。有帮扶任务的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扶贫帮扶联系点的扶贫产品。

引导商场超市直销。蒸湘区大力支持与引导辖区内的衡阳市品稻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崇盛晶珠优加城市超市为代表的爱心企业参与到消费扶贫的工作中来,主动与贫困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直接到贫困户的蔬菜基地收购新鲜时蔬,并在各大卖场设立“消费扶贫专柜”直接销售。

该市还组织“互联网+”产品展销。衡南县成立了省内第一个县级“互联网+消费扶贫”产品展销中心,消费者通过线下体验,线上购买产品,重点对接了39家扶贫龙头企业、65家贫困村专业合作社、69家种养专业户,与全县机关、学校、医院、金融机构、企业等84家单位签约了消费扶贫协议,签约金额627万元,仅春节期间完成交易金额187万元,初步形成了消费扶贫战略联盟体系。

同时,该市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订销。如常宁市与深圳德宝集团签约,成立常宁德宝膳食管理有限公司,引资1.1亿元建设消费扶贫项目,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消费扶贫模式。一方面,在贫困地区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亩,目前已在大立村建设千亩蔬菜基地,另一方面,建设100亩加工配送中心,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品牌助力,百花齐放“靓点”多

为做大做强“衡山黄鸡”品牌,衡山县引进投资4亿余元成立华隆生态农业公司,建设从黄鸡提纯复壮开始到种鸡繁育、技术服务、合作养殖、保底回收、屠宰加工、冷藏物流、市场营销等完整的“衡山黄鸡”扶贫产业链。目前全县有1700余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通过“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事衡山黄鸡养殖。

近年来,衡阳市一直致力于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建立“一村一品、一县一特”的产业格局。“扶持一批消费扶贫示范村,制定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形成一批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出一批精品景点和旅游线路”是衡阳市消费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之一。

衡阳市现有337个“三品一标”产品,2019年绿色食品获证企业26个,耒阳市大和圩草鱼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国家专家评审,衡阳湘黄鸡、台源乌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常宁无渣生姜、耒阳红薯粉皮、祁东酥脆枣、西渡湖之酒、祁东黄花菜、常宁茶油、衡南烟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各地围绕粮食、畜禽、油料、林木、蔬菜、茶叶六大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优势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打造区域优势品牌。金雁、绿海、超大、古汉、天天见、金拓天、角山、安邦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近两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将“两茶”(油茶、茶叶)作为农业品牌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打造这两大特色品牌,南岳区、常宁市获得“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市、区)”称号,“南岳云雾”成功入选“湖南十大名茶”,常宁市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并被命名为“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

下一步,衡阳市扶贫办还将在“强化产量提升、畅通流通渠道、加大政策激励”等3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出更多的好产品、硬品牌,推动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市、全省、全国大市场,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