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丨洞庭湖畔打响粮食保卫战

2020-07-17 22:15:08 新华社
作者:苏晓洲 谭畅 周楠 编辑:胡冲
字号:

新华社长沙7月17日电  洞庭湖平原千里沃野,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连日来,记者在洞庭湖区深处看到,虽然堤外洪水汹涌,但堤内稻浪翻滚的田间,一场与汛情、暴雨抗争的粮食保卫战,正在全面打响。

万众一心抢险情

位于西洞庭湖区的湖南省汉寿县,是沅江、澧水和洞庭湖的结合部,洪水从四面八方涌来,防汛任务异常艰巨。

14日上午,记者在汉寿县沧港镇沅江大堤边,看到一处经过紧急处置后的翻沙鼓水险情。虽然出险点被重重木桩包围,用大量沙袋、鹅卵石压住,但仍有细细的水流和气泡汩汩升腾,渗入的水流汇集成了一口小池塘。

汉寿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肖才文告诉记者,9日19时30分,参加义务巡堤的沧港镇新兴社区居民唐家贵发现,这里有个洞源源不断向外涌出夹带泥沙的浑水,遂立即向防汛部门报告。

接到警讯,汉寿县紧急制定了砂卵石铺盖导渗的处险方案。很快,600多名干部群众和抢险应急队员赶到了现场。在动用大量工程机械、消耗了5000多个编织袋、800多立方米鹅卵石后,一个巨大砂石反滤导渗压盖,“镇”住了险情。

“如果不是及时发现、迅速处置,这处险情可能导致堤坝溃决。”肖才文心有余悸地说,“这个出险点位于沅南垸最上游,一旦溃堤,汉寿县城和9个乡镇(街道办)约26万人口、37万亩耕地将受灾。最先发现险情的唐家贵,真的是立了大功!”

记者在环洞庭湖漫长的河湖干堤上看到,白天,大堤上红旗招展的防汛棚绵延千里,成千上万像唐家贵一样的“守堤人”在坚守岗位,密切监视汛情、水情;入夜,伴随着表示平安的梆子声,“守堤人”在夜幕下打着手电、LED马灯巡逻,灯光时而聚成一团火,时而散作满天星。

在防止堤外洪水侵入的同时,洞庭湖区成百上千电力排灌设备,很多正马力全开,排出前期暴雨形成的内涝。其中,位于益阳市大通湖区的大东口电排,装机总容量1万千瓦的四台大型水泵,能以每秒90立方米的速度排涝,守护大通湖畔上百万亩耕地。

见缝插针忙“双抢”

在洞庭湖区,一边守堤巡险,一边“见缝插针”抢救受灾稻田,很多“湖畔粮农”忙得不可开交。

在湖南省安乡县大鲸港镇,14925亩农作物受灾。铁板洲村粮农朱炳前300多亩水稻有60多亩被淹。正当他焦急万分之际,村委会组织人赶来增援,经过连日苦战,终于紧急疏通了沟渠,成功将田中渍水引入公共沟渠,挽救了绝大部分受淹水稻。

汉寿县岩汪湖镇红菱湖村黄小平是个种粮大户,种植了1619亩水稻,还经营着200多台耕种机械出租业务。

记者15日在田间采访看到,黄小平在红菱湖村的早稻已基本收割完毕,晚稻播种正在进行。“今晚我要连夜整平土地,预计两到三天就能完成晚稻移栽。”黄小平说,湖区粮食生产已进入“大忙”状态,连日来,他的插秧机、旋耕机、抛秧机等源源不断出租,在湖区常德市、益阳市很多地方参加“双抢”。

汉寿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15日,汉寿县完成早稻收割24.3万亩,双季晚稻已移栽12.1万亩。

记者发现,“湖畔农家”在忙农活的同时,对防汛紧绷的神经丝毫不放松。在南县、沅江市、安乡县等地,很多村都在组织村民轮流派员守护大堤。如果哪一家轮值守堤又恰逢“双抢”农忙,村民们就会在微信群里商量,相互调剂替班。

颗粒归仓减损失

为了大汛之年力保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安乡县、沅江市、南县、汉寿县、益阳市大通湖区等地,都制定和发布了针对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指南,派出技术指导组指导生产。农业专家们深入田间,调查农户水稻等农作物受灾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补救措施指导,或及时补种,或改种,力争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与此同时,湖区各地还启动了灾情日报告等机制,农业农村、气象、应急、水文、防汛等相关部门密切衔接,关注灾害性天气和灾害发生动态,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指导帮助农民群众及时开展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记者乘车穿行洞庭湖区,路上常见“转场”的农业机械设备。

黄小平说,今年早稻延迟成熟,育秧田内晚稻秧苗长势过盛,“没有机械设备真的搞不好”。目前,强降雨虽有所停歇,但天空并未放晴,不利于稻谷晾晒。“我的烘干设备是24小时运转,抓紧烘干稻谷,能降低稻谷发芽霉变的风险。我们都在尽最大努力,争取颗粒归仓减小损失。”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