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20日讯(剪辑 吴思静 宁乡站记者 易哲韬 刘石江 喻常宁)入土为安是我国殡葬传统,在农村更是尊崇的殡葬文化。然而,宁乡市83岁的老人熊子令却选择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捐献眼角膜 遗体将成“大体老师”
7月17日上午7时许,在家人的陪伴下,熊子令老人走完了她平凡的一生。熊子令老人的突然去世,让家人悲痛万分。但此时还有一件比悲伤更紧迫的事,那就是捐献遗体。
遵照老人遗愿,家人联系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工作人员。7月17日上午9点30分,接到通知的湘雅医学院工作人员赶到了熊子令老人家中,在进行简单的告别仪式后,熊子令老人的遗体被推进前往湘雅医学院的运送车里,老人捐献出的遗体和眼角膜,将用于医学教学科研和治病救人。
生于平凡,终于伟大,从遗体捐献那一刻起,熊子令老人的生命也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眼角膜将为有需求的患者重新带去光明;遗体将成为医学院学生的“大体老师”;她的名字将被镌刻在公墓的石碑上,供大家纪念……
“我母亲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但是不妨碍她心中有大爱,我们作为儿女也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自豪。”熊子令老人的儿子李新潮告诉记者,老人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也不高,但她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三年前,80岁的熊子令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主动来到宁乡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自愿书。在母亲的带动下,李新潮也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自愿书。
捐献者逐年增加 望更多的人爱心接力
熊子令老人是2020年宁乡市首例成功捐献遗体的志愿者。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红十字会、志愿者、媒体等多方走访、宣传下,无论是登记捐献遗体、器官,还是成功捐献器官的例数,都在逐渐增加。“在宁乡红十字会登记遗体捐献意向的人,从2018年的90人增长到现在的1138人。”宁乡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敏芳表示,“遗体和器官捐献既能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也能拯救等待移植的患者,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自愿登记,参与到遗体、器官捐献的爱心接力当中。宁乡红十字会将继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升红十字会社会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据了解,想要进行遗体或者器官捐献的市民,可以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在线登记并获得登记卡,或联系红十字会办公室(88981757)进行咨询和登记。
来源:红网
编辑:张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