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储水量。
郴州苏仙区良田镇南水界瑶族村。
以前一到缺水季节,村民们只能到村里的一口老井取水。
红网时刻7月20日讯 (通讯员 陈璐 阎鸣)“来!博麟,我们一起抬下,一二三!”入夏以来,连续的高温无雨,致使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一大早,郴州苏仙区良田镇南水界瑶族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张爱民和队员王博麟就上山来到位于村里小塘下组的蓄水点查看储水量,下山时,两人的衣衫早已被豆大的汗珠浸湿。
南水界瑶族村位于苏仙区良田镇东南面五盖山下,是一个高寒偏远山区村。村里五分之一的村组属于喀斯特地貌,成片的“石头山”储水极其困难,以前一到缺水季节,村民们只能到村里的一口老井取水,生产生活用水极其不足。“基本上就是一根扁担,两个桶,大家排队到一口井去取水,有时候去晚了,还有些人挑不到水。”南水界瑶族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王博麟说。
2017年,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村里安全饮水工程开始启动。2018年10月,自来水管接到了贫困户李满凤家里,拧开水龙头清亮的自来水就流了出来,望着汩汩而出的自来水,李满凤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
但在这之前,接上稳定供应的自来水,是李满凤想也不敢想的事。“之前看到别的地方有自来水,好羡慕别人。我在想,怎么就我们这里没有水。”良田镇南水界瑶族村村民李满凤说。
由于腿部残疾,李满凤无法干重活,丈夫外出务工时,她一个人照顾着家里,洗衣要水、做饭要水……样样都需要水,她每天都要辗转好几次,去村里的露天水井、水沟挑水用,才能保障家里一天的生活用水。可即便这样辛苦,挑回的水里经常还会有树叶、草屑等杂质,遇到下雨天水更是浑浊不堪。
现在,李满凤不仅不愁水用,还通过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养了80多只鸡,不出家门日子也能越过越好。贫困户李满凤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实现了。同样,贫困户段红伟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也做到了。
今天,又到了段红伟家里的牛栏进行“大扫除”的时间了,他将家里的牛赶出去吃草,开始仔细地清理起20头牛的“家”。给牛栏打扫是一项大工程,每次清洗都要消耗大量的水。“以前一户也就是养两三头牛,现在牛栏里头接上了水,打扫、喂水都很方便,我们就可以搞大规模养殖了。”段红伟说。
自从家里接通了自来水,段红伟不仅养了牛,还在牛栏旁边蓄起了一个小水塘,养起了鸭。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靠养牛、养鸭大概能收入4万元。”
2018年7月,驻村帮扶工作队入驻南水界瑶族村,与支村两委对全村20个组的用水情况进行再走访、再调研,收集、整理了季节性缺水、管网老化的村民小组清单,从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开始着手工作。筹资更换老化管网,遍山寻找安全水源,在四个季节性缺水村民小组采取管网供水措施,形成了“四个一” 的饮水网络,即:一个过滤取水池、一蓄水池、一套管网、一户一表。
王博麟告诉记者,今年6月,全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已画上圆满“句号”, 现在全村各户饮水都已经达到安全饮水的标准,季节性缺水的村组用水也有了保证,贫困户们实实在在地感受着扶贫工作带来的变化,对脱贫致富也更加坚定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