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杠杆率增幅趋缓

2020-07-29 13:13:56 经济日报
作者:陈果静 编辑:彭笑予
字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宏观杠杆率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宏观杠杆率增幅为21个百分点,由上年末的245.4%上升到266.4%。

二季度,杠杆率仍在上升,但增幅趋缓。报告显示,一季度攀升13.9个百分点,二季度攀升7.1个百分点,增幅明显回落。

具体来看,在一季度宏观杠杆率增幅中,企业杠杆率的攀升贡献了七成,政府杠杆率贡献了16%,居民杠杆率仅贡献了14%。在二季度宏观杠杆率增幅中,企业、政府与居民部门杠杆率的攀升分别贡献了46%、25%和28%。相对于一季度,二季度居民部门与政府部门杠杆率的边际贡献在上升。

在一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也提到,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据测算我国宏观杠杆率提升了14.5个百分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二季度宏观杠杆率还会上升。

阮健弘认为,要看到当前宏观杠杆率上升背后的机理。在逆周期政策调节,支持实体经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过程中,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这种阶段性上升是金融扩大对实体经济信用支持的体现,今天这么做是为未来的合理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条件。

从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金融逆周期调节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效果已经显现。央行对全国1万家实体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15日,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已经达到或超过去年二季度的平均水平;服务业的开工率已经回升到了90.7%。“所以,逆周期政策提供的信用支持已经在实体经济方面取得效果,当前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是允许的。”阮健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金融部门杠杆率保持稳定。报告显示,2020年一二季度,资产方统计的金融部门杠杆率分别上升2.9%和-0.5%,上半年共上升了2.4个百分点;负债方统计的金融部门杠杆率分别上升了1.0%和-0.3%,上半年共上升了0.7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去杠杆成效显著,金融部门内部的资金空转现象得以有效抑制。

报告认为,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这既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也与政府推出的各项救助与支持措施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宏观杠杆率较快上升亦是政策层面在面临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时,努力促进经济恢复的主动作为。

报告也指出了几方面的问题,从长期稳杠杆的角度,报告认为努力恢复经济增长是第一要务。实体经济杠杆率由一季度攀升13.9个百分点到二季度攀升7.1个百分点,增幅回落近一半。同期,实体经济总债务、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扩张速度不仅没有放慢,甚至还有所提高。这充分表明,引起二季度杠杆率增幅趋缓的主因是经济增长率由负转正,或者说是杠杆率分母因素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如果下半年经济增长继续恢复,则宏观杠杆率增幅趋缓是可期的,甚至可能出现季度性的杠杆率回落。所以说,未来宏观杠杆率走势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而非债务扩张。

报告强调,应该警惕信贷与实体经济活动错配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为应对疫情冲击,很多信贷需求是用于纾困而非商业活动的扩张。这从总体上会引致宏观杠杆率大幅攀升,局部也会带来资金套利和资产价格较快攀升的风险。

报告同时提示,面对坏账率较快上升,银行部门要做到未雨绸缪。今年金融业增加值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既有会计核算制度的原因,也与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下降相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3.2%,相比2019年一季度末192.2%的阶段性高点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要对未来不良贷款做到未雨绸缪,需从两个方面做好准备。首先是预先计提拨备,减少银行分红。在银行账面利润随着存贷款规模快速上升而上升的同时,要进一步夯实“家底”,更大幅度地计提拨备;其次是进一步给予财政补助,包括用专项债资金充实地方法人银行的资本金,也包括用财政与金融相协同的方式给予中小企业相应的支持。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