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一场别出心裁的“扶贫集市”热闹开市。
红网时刻衡阳8月18日讯(记者 蒋楠)8月17日,在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一场别出心裁的“扶贫集市”热闹开市,全村48户贫困户喜笑颜开“摆地摊”。
上午9时,来自衡阳市委组织部、衡阳县委组织部的机关党员干部,以及优伢仕口腔医院等爱心企业职工100余人,来到明翰村“赶集”。红色帐篷下,牛肉、土鸡、菜籽油、南瓜、茄子、干枇杷等农产品均已挂上标签,整齐摆放。
“小消费”整合出“大买卖”
“我养的几头牛都是吃草长大的,今天300多斤牛肉一个小时不到就卖完了,卖了将近2万块。”贫困户杨初(化名)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地告诉记者。
贫困户们准备的农夫产品十分受欢迎。
明翰村不少贫困户种了油菜,以前除了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干部偶尔买5斤、10斤菜籽油外,很少有人买。榨出来的菜籽油一旦积压久了,就更难出售了。扶贫集市累计销售菜籽油1200余斤,基本解决了贫困户的销售难题。
“真的没想到,我自己晒的干豆角、干笋这么受欢迎。”贫困户王良(化名)勤奋肯干,每季种的菜吃不完,都晒成了干菜。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她把家里的干菜拿到扶贫集市上来卖,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她告诉记者,“以前觉得这些小东西不值什么钱,大家可能也看不上,今天七七八八卖下来竟然有900百多块。”
“一家贫困户的农产品不多,一名结对帮扶干部的购买力有限,但只要整合起来就是大买卖,能产生‘1+1>2’的效益。”据市委组织部驻明翰村工作队队长任灿介绍,扶贫集市,既可以整合贫困户农产品的供应,也可以整合结对帮扶干部和爱心人士的需求,充分发挥出消费扶贫的效果。
“小成本”激发出“高热情”
记者了解到,为了克服疫情影响,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今年初,市委组织部驻明翰村工作队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免费赠送了稻种、蔬菜种苗、肥料和鸡苗等生产物资。这次组织扶贫集市,又发动贫困户把种的蔬菜、养的鸡拿出来销售。
农副产品上都有价格标签。
贫困户易福(化名)和老伴今年已经70多岁了,两人把家里的土鸡、土鸡蛋带来扶贫集市上卖,不一会儿便销售一空。“今年3月份,工作队鼓励我养鸡,还给我送了鸡苗,说养大了帮我卖。今天我卖了千多块。”他对记者说起未来的规划,“再养几十只鸡,还要种点蔬菜,等下次再来摆摊卖!”
“这些茄子我全要了!”在扶贫集市现场,不少结对帮扶干部和爱心人士频现“霸气”言语,以买代帮的方式也极大鼓舞了贫困户劳动脱贫的信心。
“听说老杨家今天卖牛肉赚了万把两万块!任书记,我今年还可以申请养几头牛吗?”扶贫集市还没结束,贫困户阳生(化名)就把任灿拉到一边,询问起养牛的事。
“不仅要鼓励贫困户种养,更要帮着贫困户把种养的成果销售出去。”任灿介绍说,“一场扶贫集市办下来,不需要太大开支,但能够真正把贫困户生产的热情调动起来,比起送钱送物,更有利于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小细节”体现出“暖服务”
“这些农产品都来之不易,尤其是那些新鲜的蔬菜,摘下来卖不出去,过几天就坏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前期的衔接工作做细致一点,尽可能避免给贫困户造成损失。”早在一个月前,市委组织部驻明翰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就开始动员贫困户,联系结对帮扶干部和爱心人士,一边挨家挨户摸底贫困户剩余农产品的种类、数量,一边征求结对帮扶干部和爱心人士的消费需求,确保供需基本一致。
村干部们为便于贫困户交易,所换的零钱。
在扶贫集市上,来回穿梭着几位着白衬衫、戴工作牌的村干部,手里拿着一塑料袋的零钱。明翰村党总支书记陈长春介绍,“我们几个村干部一起凑了5000块钱,找银行换成1元、5元、10元零钱。”贫困户没有零钱,找他们;没有手机支付软件,找他们;算账有困难,也找他们。
大到搭帐篷、铺地毯,小到购物袋、价格签,甚至是装鸡鸭的竹笼、放鸡蛋的纸盒,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都一一准备齐全。他们不仅维持着扶贫集市的正常秩序,也在竭尽全力做好贫困户的“脱贫助手”。
截至扶贫集市结束,贫困户带来的农产品所剩无几,肉类、蔬菜等均全部售罄。据统计,本次扶贫集市累计消费金额达9.8万元,为明翰村贫困户人均增收7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