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汝城县大坪镇辣椒产业基地,邓后勤(左二)教授在田间指导农户。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名片
邓后勤,1972年4月出生,湖南永兴人。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科技特派员,湖南省“三区人才”,湘西特聘专家。多次荣获“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2019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2020年挂职汝城县政府副县长,担任汝城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团长。
8月,因为在长沙组织汝城白毛茶品鉴会,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邓后勤回了一趟久违的校园,然后在家呆了一个晚上就走了。
自从2020年5月邓后勤到汝城县挂职当副县长兼科技专家服务团团长,这个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就没有了暑假,甚至双休日也没了。此次,他急着赶回汝城筹办第二届汝城辣椒文化旅游节。正是辣椒销售季节,如何让农民丰产又丰收,邓后勤一刻都不想耽误。
“别人待一两年,他待了10多年”
时间闪回到2007年1月4日。邓后勤被湖南省委组织部选为科技特派员,第一次下派到张家界市慈利县开展帮扶工作。“戴副眼镜,提个电脑包,第一天就到站里来了!”时任景龙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的高美林回忆起13年前的那一幕,印象依然清晰。他很惊讶,邓后勤早就调查研究了慈利的土壤、气候适合种油茶,知道景龙桥乡有种植油茶的传统,还有一片野生油茶林。他想以景龙桥为试点,把慈利的油茶产业搞上去。
邓后勤真在景龙桥乡安营扎寨了。他成立了油茶协会,带着大家到省林业科学院找专家,去攸县、浏阳等地学习油茶大户的种植经验。自掏腰包,在浏阳买了2万株好苗,种了300亩油茶。他又指导县政协委员高美林,呈报《恢复慈利油茶产业》的提案,获得县政府重视,新扩展油茶3000亩。对农户进行油茶科学种植管理培训,1.7万亩老油茶林产量低,邓后勤指导大家让油茶树矮下来,清除杂树、杂草,施肥。
“不只管种,还管加工!”高美林记得邓后勤引进了高科技油茶加工企业,使油茶籽的出油率从22%提高到28%。又到各村收集废弃的老设备,开了一家榨油坊,吸引游客来体验,茶油价格提高了35%。
住在乡政府无空调无电视无洗衣机的单间里,双休日食堂不开饭,条件很艰苦,但邓后勤每个月都要转几趟车来景龙桥,有一次待了28天。妻子怀疑他被山里的“狐狸精”迷住了,儿子“侦察”后,才知“狐狸精”原来是慈利的油茶。
“别人待一两年,他待了10多年!”高美林没想到,邓后勤2010年又到岩泊渡镇扶持红薯产业,2014年到洞溪乡扶持辣椒产业,一直在慈利县的山里打转转。不过,不管邓后勤在哪里,总会经常打电话来询问油茶的发展情况。高美林有啥疑难问题,一个电话打过去,也总能得到解答。
邓后勤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科技特派员他在湘西一当就是这么多年。刚去时,妻子还在醴陵工作,8岁的儿子在长沙交给了岳母,正读小学二年级;一转眼,儿子都读大三了。
油茶、红薯粉、辣椒都搞,他是真正干事业的
邓后勤的妻儿后来才知道,慈利山里的“狐狸精”,除了油茶,还有很多。
慈利县岩泊渡镇,有400年的传统红薯粉丝加工历史。听说这里因技术落后,传统红薯粉丝加工企业举步维艰,邓后勤又被勾了魂。他牵头组建了由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参与的慈利县红薯产业化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张家界丝丝湘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板向延勋,是岩泊渡镇最早一批做红薯粉加工的。邓后勤的到来,让他真正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原来4个人一天加工500公斤红薯粉,胳膊疼得第二天都抬不起来。邓后勤指导改进传统工艺,解放了双手,4个人一天可加工1000至1500公斤。原来没有明矾做不出红薯粉,但明矾不利于健康,邓后勤科研攻关,发明了不添加明矾的工艺,让原来20多元每公斤的红薯粉现在批发卖到了40多元每公斤,零售价格还翻倍。研发的杜仲红薯粉丝、紫色红薯粉丝、红薯酸辣粉丝更是广受消费者青睐,销到了“北上广”。2015年10月26日,公司生产的2000公斤红薯酸辣粉丝获准进入香港,这也是慈利县加工食品首次走出境外。
“他是岩泊渡的功臣!”说起邓后勤,向延勋直竖大拇指。他的“丝丝湘”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厂房从700平方米扩大到4400平方米,拥有3条红薯粉丝生产线,其中“岩泊渡”传统手工粉丝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收从每年不到200万元增加到400万至500万元。带动当地3900多户农民,人均增收900多元,合作社成员的人均收入增加了1900多元。
2014年,“七个一簇,朝天生长”的洞溪“七姊妹辣椒”又夺走了邓后勤的心。它们“上汗不上火,辣口不辣心”,但只在慈利洞溪乡海拔700米高山上杂乱地种了一些。邓后勤为“七姊妹辣椒”制定了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筛选优质辣椒种子,推广标准化育苗和高效栽培技术,建立20亩辣椒育苗基地和200亩农业示范基地,开发辣椒加工新技术和新产品,编制《中国地理标志·洞溪七姊妹辣椒》地方标准……在他的带领下,慈利县成功将洞溪“七姊妹辣椒”打造成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现在,“七姊妹辣椒”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亩产提高150至250公斤/亩,增收1000至1500元/亩。辣椒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带动近1000户农民脱贫致富。
“他是真正干事业的!” 13年,邓后勤服务一个又一个产业、科研解决很多难题的故事,还在慈利流传。虽然去了汝城,他还是慈利县的“三区”科技人才。
分了六大组,每个组都是一个产业链
“他正是我们想要的人!”盛夏,在汝城望不到边的辣椒基地,鑫利和繁华两家食品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邓后勤来汝城之前,他们就摸清了他的“底细”:本科在湖南大学读化学化工专业,硕士和博士在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方向分别是食品科学和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后在醴陵电力电瓷电器厂干过6年,当过技术厂长,有管理经验。
来汝城,邓后勤的身份不一样了,副县长兼科技专家服务团团长。7月18日,汝城的柰李节,老百姓就见识了这位副县长的实干精神。柰李节上,每天上万游客进入沙洲,现场销售33.5万公斤,网络带货达65万公斤,客商签约14个,协议采购386.5万公斤,批量采购首次发货上海、深圳等地。但热闹过去,邓后勤想的是柰李的品种筛选、优化、制定标准、加工、品牌打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柰李,汝城辣椒要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姜目前还只有鲜卖,储存保鲜、加工得提上日程;汝城白毛茶还要打出品牌……这些,都是邓后勤正紧锣密鼓抓的工作。
“我一直是产业链思维。”作为科技专家服务团团长,邓后勤把省、市、县和特邀的52名科技特派员分成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其他6个大组,每个组都是一个产业链,指定分团长,以项目合作带动各个组的积极性。邓后勤认为,只有用现代工业思维改造传统农业,每个产业种、养、加工、销售拉长产业链,第一、二、三产业形成循环,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发展,真正带动老百姓致富。
要干的事情太多了!在“半床被子温暖中国”的汝城,邓后勤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烈日下,他和记者挥了挥手,匆匆赶去基地了。我知道,他的科技富农梦永远做不完。
记者手记
“一往山里走,我的鼻子就舒服了”
山道弯弯,岁月悠悠。在湘西北慈利的山路上颠簸了13载,现在又奔波在湘南汝城的山路上。邓后勤不以为苦,他说:“一往山里走,我的鼻子就舒服了!”今年4月,他就想来汝城,因为疫情,不得不拖到了5月。
邓后勤的鼻子是山里的,胃也是山里的。他和山里人同吃同住,一张床,两三个菜,吃得香,睡得香,晚上还和大家一起“扯白话”。他的心也和山里人贴在一起,看到剁辣椒的农妇辣烂了一双手,他带着老板跑到山东诸城买来了斩拌机。装辣椒的坛子不美观影响品牌形象,他特意跑到醴陵去定制了坛子。山里人送货到外地,怕受骗,他跟着押车。三伏天,在大货车上挤了8小时。
邓后勤感恩自己13年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收获了有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拥有2项科技鉴定成果,开发了5个新产品。而他的其他身份——食品生产许可证国家注册审查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蔬菜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杜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仿佛都是为了给他当好这个科技特派员助力。
“这里的孩子高考填志愿、读研选专业都来找我商量。过年了,家家户户喊我去吃杀猪饭。”在汝城的山路上,邓后勤和山里人的故事讲不完。话语里的深情,让记者不禁猜想,他在汝城挂职两年,也许又要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