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季真的有望止步吗?57岁的湖南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姚蓉,没有轻易下结论。如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她对天气形势来了一番细致的“望闻问切”。
暴雨预警!暴雨预警!暴雨预警!……
今年汛期不寻常。长江流域等地降雨量历史罕见,多地打破历史纪录。从6月初到7月下旬,中央气象台几乎天天发布暴雨预警。许多地区也发出蓝色、黄色、橙色甚至红色暴雨预警信号。
随着雨带北抬,8月中旬,京津冀等北方地区遭遇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中央气象台接连发布暴雨黄色及橙色预警,提醒大家加强防范。
暴雨预报预警是防汛减灾的“消息树”“发令枪”。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暴雨预报预警准确率怎么样,怎样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最近,记者采访了多名预测天气发展变化、预判暴雨落区的天气预报员们。
精细诊断
湖南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姚蓉——
天气没有休息日。工作日志一记就是20多年
“湖南雨季有望结束。”7月中旬,又一轮强降水过程结束后,根据数值天气预报和往年形势,有人提出了这一观点。
这时,有的数值预报模式没有报后期还有降雨过程。而一般7月上旬,湖南雨季就会结束。
雨季真的有望止步吗?57岁的湖南省气象台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姚蓉,没有轻易下结论。如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她对天气形势来了一番细致的“望闻问切”。
综合考虑多家数值预报模式的结果,以及台风不活跃、西风带系统活跃的罕见情形,姚蓉认为,雨季是否结束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我和中央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也一起讨论,达成共识。最终得出结论:雨季尚未结束,后续还将迎来新的降雨过程。”姚蓉说。
果然,7月17日至20日、27日至29日,湖南又出现了两次比较强的降雨过程。“7月29日,洞庭湖城陵矶站达到今年汛期最高水位。当初预报后面还有降雨过程,对防汛调度科学决策非常有意义。”姚蓉表示。
目前,在天气预报中,预报员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机器还远远不能取代人。经过预报员订正后的主观预报的水平,比数值模式客观预报准确率要高出20%—30%。
姚蓉已经在气象台工作了37年。作为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与服务把关首席,她负责把关灾害性天气预报、决策气象服务材料、预警发布等。大家习惯叫她“总首席”。
“总首席”关键时刻的精准预报,离不开平日里扎实的基本功。自1993年从事预报工作以来,姚蓉养成了常年记录技术及工作日志的习惯,一记就是20多年。作为湖南重要天气研判分析小组成员,她每周一、周五都要参与省局的天气研判。为了确保研判意见准确、及时,每个周末,姚蓉总会来到单位加班,听听会商,看看气象资料,整理周一需要的天气研判结论。
在姚蓉看来,天气没有休息日,总在发展变化,做预报必须心中有数。“一天不看气象资料,就感觉缺了点什么。”她说。
“我们要从传统的预报员,向研究型的预报员过渡。”姚蓉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姚蓉刻苦钻研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千方百计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让姚蓉感到高兴的是,现在,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传回的海量监测数据,使得天气预报员不再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姚蓉介绍,2005年5月31日,邵阳市新邵县太子庙乡遭遇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然而,当时到底下了多大的暴雨,测不到。2006年的“碧丽斯”台风,对湖南造成很大灾害,但那时自动气象站非常少,很多地方下了多少毫米的降雨都不知道。“当时湖南97个县,只有97个地面气象站,一个县一个站。现在全省发展到了3000多个站,对于监测、预报、预警作用巨大。”她说。
“湖南构建了无缝隙预报服务体系,包括0到3小时短时临近预报、1到3天短期预报、4到10天中期预报、11到20天延伸期预报。”湖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爱军说,“我们聚焦预报精准的目标,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实现突破,3天以内的预报产品分辨率达到3小时、5公里。姚首席等预报员的丰富经验,也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9日,星期天,在湖南省气象台,姚蓉紧盯着当天开始的一次较强降雨过程,“每一次预报都是一次挑战,但我热爱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