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村的中心桥。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通讯员 何灿 新邵县报道
在新邵县龙溪河沿岸10余公里的峡谷中,散居着梅岭村1500名村民。这里山多耕地少,是全镇村民居住最为分散的贫困村之一。
曾经,行路难、灌溉难、饮水难、住房难是梅岭村的四大难题。
近年来,在邵阳市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梅岭村争取资金,修了桥、通了灌溉水渠、建了饮水池、安装了照明路灯。这些设施建成让梅岭村翻天覆地、陡增生气。
“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就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很多人为之付出了努力。”梅岭村村民李海清感慨道。
靠山吃山不靠谱 产业结构作调整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梅岭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都靠山吃山。近年来,全村上万亩山林都规划为国有生态林,树木不准砍伐,竹子销售困难。且山多田少,种水稻、红薯不是好出路,百姓收入堪忧。
为给村民寻找脱贫之路,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开始从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
梅岭村支部书记李先锋是一位年近花甲的退休干部,虽因先天性小儿麻痹脚有残疾,走路有些不方便,但他办起事来雷厉风行,毫不逊色。
他请来了湖南农业大学专业设计团队为梅岭村做前景规划,邀请梅岭村在外工作的大学生、老板们回乡献计献策,提出梅岭村要发展,必须依靠种植养殖、旅游产业齐上阵,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并且提出打造“十里桃花谷”和“百亩蜜柚园”的口号,号召全村种植黄桃。
梅岭村“十里桃花谷”,2015年种植。
为打造“十里桃花谷”和“百亩蜜柚园”,村里出钱引进苗木,提供技术指导,吸引村民栽种,这一普惠村民的好事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至2018年底,梅岭村共种植药材60亩,水蜜桃150亩,蜜柚120余亩,发展养羊专业户4家,散养土猪由2017年120头发展到2018年200头,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步伐。
同时,梅岭村开展了委托产业帮扶。近年,委托湖南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帮扶的贫困户77户290人,发展自主产业38户156人。协助贫困户黄学文牵头办一个制鞋的扶贫车间,地点就放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租用场地800余平方米,解决了50人就近就业。
改造村级公路 建设饮水工程
2015年4月,时任邵阳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的罗雄,被组织派遣到梅岭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带领着另外两名队员在梅岭村扎下根来。尽管此前一直在部队工作,对农村工作情况不熟、路子不清,但是他毅然挑起重担,驻村扶贫队长一当就是4年多。
因历史遗留问题,扶贫工作遇到了难题,以罗雄为队长的驻村帮扶队没有退缩,而是以军人的姿态迎难而上。
在村里人看来,罗雄甘当一名争资跑项的勤务员。他积极与村支部书记一道,先后向邵阳市、新邵县相关部门争取交通、产业发展、自来水工程、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改造修建村级公路10公里,危旧房屋改造20户,易地扶贫搬迁34户,解决了1000多人的交通难、生产生活不便的问题。针对梅岭村地处中高山、饮水管网破旧失修、长期饮水困难的实际情况,又争取了新邵县水利局农村自来水安全饮水工程,修建了4个50立方米蓄水池,铺设水管6000多米,户户接上了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彻底解决了全村1400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在梅岭村,罗雄常干的一件事,就是通过走访调查,倾听收集民情民意。谁家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他都搞得清清楚楚。谁外出就业有困难,他就帮忙联系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为5名村民找到工作。为了给身患二级残疾的李通找就业门路,罗雄多次到邵阳市残联和厂家联系,最终在邵阳市口味槟榔厂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仅每月工资收入有1000多元,而且还买“五险”,为李通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近年来,梅岭村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同时,产业发展、环境卫生等工作齐头并进,扶贫工作走在全县前列,2018年高标准退出贫困村行列。昔日那个穷乡僻壤、就连开个会都没有场所的梅岭村正朝着风生水起、柳暗花明的新村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