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致我们共同的地球》走近海洋卫士——王淼

2020-09-07 21:09:27 红网
作者:彭煊 编辑:张立
字号:

第一期单人海报(带二维码).jpg

红网时刻9月7日讯(通讯员 彭煊)由芒果TV出品,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特别合作的聚焦中国国际公益者青春纪实节目《致我们共同的地球》第一集《菲律宾:潜入深蓝》9月7日上午10点于芒果TV青春上线。在人类开启航海时代,尤其是人类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很多人造物就开始在海洋中出现了,特别是那些具有持久性的人造固体废弃物,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海洋景观,更严重的是,已经极大威胁到了海洋生物的安危,对于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通过食物链,这种危险也开始出现在人类的身边。当洋流把海洋垃圾聚集在了一起,你敢想象那会是怎样可怕的场景么?总有一些东西在消失,也总有一些人在努力拯救,本期节目讲述的就是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有着“海洋卫士”“人鱼”守护者之称的王淼的故事。

在海底捡垃圾的“人鱼”守护者

3.png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经有一份报告表明,我们平均每年有400万吨到12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每年会造成超1500万个海洋生物的死亡。解决海洋垃圾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节目中,王淼正和她的队员们潜在菲律宾薄荷岛的海域里清理海底垃圾,玻璃瓶、塑料袋、内衣裤、甚至还有卫生巾……种类繁多的垃圾遍布海底,触目惊心。王淼和队员刘雪莲发现了一张废弃的流刺网,正和珊瑚缠绕在一起,“流刺网”因为网眼小,小鱼也不能通过,对鱼类资源破坏巨大,因此,用流刺网捕鱼已经被世界众多国家明令禁止。这样滞留在海底的废弃流刺网不管是挂在珊瑚上还是缠到潜水员都是十分危险的。王淼和刘雪莲试图把渔网打捞起来,可没有专业的切割工具,极易发生刮缠,渔网根本无法被带出水面。像这样一时无法带出水面但又不能自行分解的海底垃圾有很多,类似状况,王淼和同伴处置过很多次。

然而,他们的清理行为却不时会遇到当地渔民的阻挠,面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当地人的生命、生活都是海洋的赐予,打捞渔网从短时间来看是对当地渔民收入的限制,王淼和队友会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呢?节目中将有进一步的讲述。

从潜水到公益,不忘初心

4.png

31岁的王淼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吉林大学时,就同时拿到了国际政治,西班牙语,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三个学位,随后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研,另外她还靠自学拿到了律师资格证。

王淼热衷于公益服务,她曾作为志愿者去往可可西里,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参与保护藏羚羊的工作,还到过非洲的喀麦隆,教当地人使用电脑。正因为丰富的志愿服务履历和出色的领导力,王淼大三就成为学校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她还屡屡被国际公益组织邀请,以培训师的身份前往约旦等国家培训志愿者。

偶然的机会下,王淼开始接触潜水,一下就对大海着了迷。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正对海洋世界产生持续的伤害,王淼觉得很心疼。有着相同感受的潜水员并非少数,有人在水中见过嘴边被船桨打的都是豁口的鲸鲨,肢体残缺的海龟,甚至是把罐头盒当做家的章鱼……

潜水让他们见过海底瑰丽美妙的奇景,也看到大海难以愈合的创伤和无力拒绝的沉默。他们选择了热爱潜水和海洋,也愈发感到每个个体潜水员守护海洋的责任感。

因为之前有做公益的经验和资源,王淼决定自己创立一家公益组织,专门发动潜水员保护海洋。潜水员普遍有过多次下海经历,对海洋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情感,同时,潜水员一般都是高学历、高收入人群,这也意味着,他们有能力为海洋保护投入更多时间、资源。如果把这群人发动起来,他们会成为海洋保护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海洋保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201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经过层层筛选,王淼作为全球获奖代表(全球共7位),唯一中国代表,成为地球卫士青年奖(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中国区选拔赛获奖者。王淼希望通过营造一个关心及掌握科学方法进行海洋保育与社会倡导的强有力的潜水员社群,来推动大众对于海洋议题的关注。赋能每一位潜水员,鼓励他们成为海洋保护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他们去进一步加强海洋基础教育。

对王淼来说,做海洋保护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事,依然是每次活动之后看到的大家的改变,比如加深了对海洋的了解,比如自带水杯减少了塑料垃圾等等。环保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做多大的事情,而是每个人做一点点,你我共护的成果。在大海中,当成百上千的各种鱼类,在你面前成群结队地快速游动和变换队形,你会看到勃勃的生机和生命的美,那是不同于陆地的、狂野的美。如今的王淼认同自己是一名海洋卫士,她希望为此努力,让人类的后代也能看到这样美好的海洋,因为那是我们生命开始的地方。

在下一期节目中,我们将走近不顾个人安危在全球地雷最密集、最难辨认的混合雷场,与当地军民协作排雷的志愿者肖遥,看他如何在设备紧缺、危险性大的重重困难之下如期完成排雷计划,将安全的土地交给当地百姓的故事,该节目将于9月8日10:00芒果TV播出,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持续关注《致我们共同的地球》。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