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琅塘镇五星村扶贫易地安置点,湖南石友水暖洁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搬迁户戴保生正在烧制电子陶瓷。
红网时刻9月23日讯(见习记者 肖依诺)“住上了新屋,还有了工作,感谢党,感谢政策!”在新化县琅塘镇五星村扶贫易地安置点的一个工厂车间里,烧窑工人戴保生黝黑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戴保生今年60岁,是琅塘镇龙通村人。此前一直在广东打工的他,因为年龄大失了业,成了贫困户。“这两、三年来没有事干,日子很艰难。直到去年,政府安排我搬到五星村安置点,正好有很多电子陶瓷企业在这设置了车间。培训一个月后,我就上岗了。”
车间里,戴保生利索地烧制着电子陶瓷。烧窑工每天需要工作8小时,一个月能拿到4千余元,对于一个人生活的戴保生来说,足够“不愁吃不愁穿”。湖南石友水暖洁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军介绍,为支持五星易地搬迁后续产业的发展,他们在安置点新建了一条双面磨生产线,建设扶贫车间,引导戴保生这样的搬迁户就业,已经让近30名“就业边缘人”变身产业工人。
“在五星村,搬迁户只要愿意做事,就一定不愁没有事做!”魏军说。
电陶产业为脱贫“送电”,是新化县琅塘镇全力进行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的一抹独特景色。
琅塘镇位于新化县西北边陲,距县城40公里,总人口82100人。未脱贫前,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08户,贫困人口6997人,如今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44户,1580人。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路上重要的举措,但易地扶贫搬迁不能只给贫困户一套空空荡荡的房子。”琅塘镇政协联工委主任杨湘定说,“搬得出,但如何做到稳得住、能致富?支柱性产业电子陶瓷成了重要的保障。”
娄底素有“全国电子陶瓷之乡”的美名,而琅塘镇则是“陶瓷水阀片之乡”。自1999年引进第一家电子陶瓷企业以来,琅塘镇的电子陶瓷产业逐年发展壮大,现有工商注册电子陶瓷企业30家,在这其中,陶瓷水阀片是产业发展的“底气”——月生产1亿余套,占据全国95%的市场份额,全世界90%的市场份额,去年产值4.5亿元。
陶瓷水阀片。
为将搬迁户“扶上马、送一程”,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惠及实处”,琅塘镇对搬迁户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入户登记、组织企业与搬迁户召开岗位供需见面会、出台了优先帮每个易地搬迁家庭解决一个劳动力就业的政策。积极发动安置点周边的各大电子陶瓷公司,以及超市、酒店等商业企业、经济实体,配合政府开展搬迁户帮扶就业行动,为贫困户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为此,琅塘镇推出“1+4+X”模式,“1”指一楼门面,“4”指住房,“X”就是产业配套帮扶,以解决贫困户后续发展问题,真正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在五星安置点,琅塘镇大力创建电子陶瓷、塑胶、水龙头阀门组装、制衣等“扶贫车间”6个,完全解决了搬迁户的就业问题,务工人员月均工资在2000元—3000元;龙湾安置点“一层”门面引进能鑫电子有限公司,解决了200名贫困人口的就业。在富都、千岛湖安置小区,利用苏新开发区商业发达、小城镇建设活跃,靠近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引导带动搬迁户从事商业经营或劳务就业,解决了近400名贫困人口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