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红黑榜”催生宜居乐土

2020-10-23 11:39:43 宁乡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向 周杰 编辑:吴思静
字号:

脏乱差是乡村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2019年5月以来,宁乡市大成桥镇以“党建+”创新环境整治长效化机制,坚决向脏乱差“亮剑”,走出了书记带头、干部当模范、党员争先锋、群众齐参与的新路子,全镇153个村民小组,以组为单位每月进行大清扫,8个村(社区)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讲评,各村组通过考核比拼,以评促改、以长促短,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打好了实现乡村振兴的这场硬仗,让“水清、岸绿、路畅、人和”成为常态。

该镇玉新村便是典范,从2019年5月开始,玉新村坚持开展一月一大清扫活动。

大清扫、小保洁形成常态

10 月20日,该镇网格干部、老年协会、巾帼志愿者和玉新村支村“两委”班子成员、保洁员、村民等100余人聚集在该村瓦泥组,开展10 月份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队伍中年长者逾古稀,年幼者不足10 岁,大家分成数组,有的负责清扫路面,有的清理房前屋后,有的负责清除“牛皮癣”……扫把、铁锹、砍刀、锄头等工具齐上阵,垃圾车、清运车紧随队伍其后,洒水车在主干道上往来冲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劳动,瓦泥组面貌焕然一新。

在队伍中,记者见到石坪组村民谢新莲拿着大扫把,正沿着老宁横公路清扫。“村上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大清扫活动,由镇、村干部带队,我前后参加了两次。没空的时候,就让儿子或丈夫来代替。搞了1年多,全村现在的卫生环境明显好多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提升了,住在这里舒服。”谢新莲告诉记者,村民不再停留在“自扫门前雪”,只要村里发出通知,有空的人都会主动参与到每月一清扫的队伍中来,人人争当保洁员,为乡村清洁出一份力。

在瓦泥组村民陶长军家中,记者看到地坪上没有一点垃圾,家里窗明几净,屋檐下的杂物堆放得整整齐齐,门前的小花坛里,正盛开着数朵深红色的月季花。见到记者上门,正在不远处清扫道路的陶长军赶了过来。

“我每天都会打扫房间卫生,房前屋后两三天彻底清理一次,成为常态。现在村里每个月都要上门检查卫生进行评比,还在‘村村响’上公布‘红黑榜’。别人家搞干净上了‘红榜’,如果我家里邋里邋遢上了‘黑榜’,就不好意思出去见人啊。”接受完采访的陶长军,转身拿起扫把重新加入到了保洁队伍中。

玉新村沩江段,道路平坦,村落整洁,绿意盎然,处处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如今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已经形成常态,主要是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大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比如大家在平时赶集时发现垃圾,都会主动捡拾、清理。”该村村主任谭伏明说。

网格制、“红黑榜”催生宜居乐土

20 日上午,由网格干部、支村“两委”班子成员、相关协会骨干、保洁员等人组成的检查组,分成两组,随机抽选了瓦泥组、新河组各10 户农户,准备上门检查评比卫生情况。待到全村15个组全部检查完毕,玉新村10 月“红黑榜”公示就出来了。

由谭伏明带队的检查组检查了瓦泥组的10 户农户,记者跟随检查组走进村民欧军户,看到门前屋后没有白色垃圾,走廊上绿植花盆井井有条,垃圾桶里也已清理干净……一眼望去,整洁清爽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检查组仔细查看了一圈,一致给予好评。随后,大家又检查了其他9 户农户,张杰华户因门前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清运不及时而上了“黑榜”,欧军户则上了“红榜”。

“‘红黑榜’只是一种促进形式,关键在于网格干部、党员干部发挥了‘关键少数’作用。我们还通过屋场会在每个村民小组选出两名以上的‘召集人’,负责召集发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村民们参与义务清扫活动、登上‘红榜’、支持村上工作等都可以获得‘功德银行’积分,积极性很高。”谭伏明告诉记者,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并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定期开展大清扫,在他们的带领和感召下,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提升了,积极性上来了,在扫好“门前雪”的同时,还主动帮忙清理村里卫生死角,个个争着上“红榜”。“红黑榜”公示每个月更新一次,上了“黑榜”的农户知耻而后勇,严格按照镇、村(社区)要求做好卫生整改,全村环境卫生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我镇建立健全了镇、村(社区)、组人居环境三级网格机制,各级网格干部负责督促责任区内环境卫生管理,政策法规宣传,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行动,彻底整治网格内脏乱差现象。”该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主任刘畅介绍,该镇制定了详尽的村人居环境考核计分办法,在村容村貌、垃圾分类、大清扫等方面逐项进行考核评分,并实行“一季一评、年终总评”的考评机制,考评结果还作为各村党总支书记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全面压实了各级责任。在近两年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保一方安居乐土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宁乡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向 周杰)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