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破难题促发展
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杜家毫
湖南是红色革命的热土,也是改革开放的沃土。“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孕育了强大的革命斗争精神,也涵养了丰富的改革创新基因,是激励湖湘儿女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勇担重任的精神源泉,也是鼓舞湖南在新时代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时期,我们系统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分析改革开放面临的形势任务,目的就是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为新目标、新起点、新契机,全力推动湖南改革开放形成新高潮、达到新高度、开创新局面。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把改革牢牢抓在手上,省委深改委(组)会议审议重大改革事项 200余项,推进重大改革任务1000余项,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全省呈现出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坚持把改革工作重点更多放在解决问题上,朝着破解实际问题发力。聚焦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经济循环取得扎实成效。聚焦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大力推进省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与企业整合重组,加快推进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华菱集团等省属国企通过改革重组焕发了新机。聚焦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形成了“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聚焦企业、社会反映的行政效能问题,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先后推出227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相关经验多次被国务院推介。聚焦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不均衡、不公平等问题,大力推进省直机关职工住宅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革。针对地勘单位存在的体制不顺、事企不分等问题,推动地勘单位改革,稳妥解决涉及近 7 万干部职工利益的难题。聚焦对外开放程度总体偏低、经济外向度不高,大力实施“五大开放行动”,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争取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2019 年湖南外贸规模实现增速全国第一。
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增创制度优势,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治理效能。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着力消除各类隐性壁垒,让各类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不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着力构建“一湖四水”全流域治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为“守护好一江碧水”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加快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深入推进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广电、出版等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催生了文化新模式、新业态。
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重要方法。我们注重发挥好改革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为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提供经验、探索路径。着眼农村资源要素流动不充分、配置不优等问题,大力推进浏阳市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为全国土地改革探索了有益经验。益阳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张家界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加速推进。以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探索形成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扶贫小额信贷等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国推广推介,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0.36%。泸溪教育改革经验向全省推广,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广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相关经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永州市探索构建“减轻基层负担与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取得扎实成效。“4+X”警务机制改革全省推行,“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城市快警”平台全面铺开,平安湖南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始终把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着力破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充分肯定,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增创了城市发展优势。“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广泛推行,人民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纵深推进,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部分药品价格非正常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既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县市区党政正职政治建设考察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性批示。湘西花垣县“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向全国推介。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办法(试行)》,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不断完善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政策体系,进一步厘清了基层职权职能,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显提升。全面推进机构改革,部门职责职能进一步理顺,朝着“优化协同高效”改革目标迈进。全省重点工作绩效评估改革突出“考少考精考重点”,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突显。
守正促创新,笃行而致远
回望来时路,砥砺更前行。近几年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经验启示,需要在今后深化改革中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
始终把准正确方向。根本就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准确理解和践行贯穿其中的改革方向、改革重点、改革方法、改革要求,将之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近年来,每一次中央深改委(组)会议精神,省委深改委(组)都第一时间进行传达学习贯彻。
始终强化党的领导。改革进入深水区,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全过程各方面。2016 年以来,省委深改委领导同志每年领衔推进若干项重大改革任务,形成了以上率下、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本轮机构改革,将省委改革办单列为省委工作机关。
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就是要推动改革始终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破解问题中增进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力。必须把那些发展最急需、群众最关切、基层最期盼的重大问题理出来,把握先后次序,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集聚资源,坚持从一个一个具体问题抓起,逐一明确改革举措,力争改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有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是长期形成的,难以毕其功于一役,一定要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改革涉及到利益调整,有些会出现犹豫反复,有些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有些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必须驰而不息、锲而不舍,在战略上勇于进取、创新突破,在战术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始终坚持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方法就要解决好过河的“桥”和“船”问题。必须注重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提升改革的精准性;注重深度介入、全程把关,着力提升改革的针对性;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配套,着力提升改革的整体性;注重试点先行、推广经验,着力提升改革的可行性;注重协调跟踪、督察考核,着力提升改革的实效性。这些行之有效的思路、方法和工作机制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力争发挥更大作用。
奋进新征程,整装再出发
9 月 16 日至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对湖南提出了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尤其是明确提出的“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目标要求,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牵引性作用。我们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各项改革朝着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聚焦发力,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把改革的先行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动能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争创制度优势、开拓战略空间。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从全省实际来看,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一些短板弱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占比较低。我们要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不懈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破除要素自由流动障碍,打通国内经济循环梗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突出科技创新这个动力源,健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突破应用领域“卡脖子”技术,健全推动湖南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政策体系,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着力推进制度和政策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湖南力量。
农业是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必须突破传统发展方式的藩篱,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湖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但农业发展大而不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有待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普遍偏小,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我们要立足人多地少、山地丘陵为主的实际,坚定不移走精细农业发展之路,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覆盖的监管制度,健全“湘字号”农产品品牌培育政策体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长效机制,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湖南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环境保护历史欠账较多,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固体废物和磷污染治理、流域污染治理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生态治理和保护尚未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完善并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制度,做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之以恒抓好“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深入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第3个“三年行动计划”,精准扎实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切实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拓展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成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发展补偿专项基金,健全绿色转型发展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动矿业转型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针对大学生就业率偏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等现象,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聚焦群众关切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公立医院、“三医联动”等改革,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着力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源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湖湘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属性这个本质属性,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加快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激励机制,努力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锦绣潇湘”文旅品牌。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湖南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深化党建和纪检领域改革,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健全完善政治建设考察长效机制,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和红色文化传承机制。全面落实、不断深化基层建设“1+5”政策体系,切实解决好基层待遇保障、人才匮乏、干部晋升、权责匹配、负担过重等问题。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敢闯敢试、锐意改革的浓厚氛围。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着力提升改革攻坚能力,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全省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的思维、方法和举措攻坚克难、奋勇前行,以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实干实效,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