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的湖南,当国资国企不负使命,奔赴大山,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释放出何种惊艳力量?11月9日起,红网时刻开辟“脱贫攻坚•国企力量”专栏,带您循着湖南国资国企的脚印,以一个个鲜活的扶贫故事,见证省国资委60多个产业项目,在21个对口帮扶贫困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动人画卷。
【人物名片】辛刚,男,汉族,湖南津市人,1982年10月出生,现任湖南轻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3月,受轻盐集团党委选派,担任省轻盐集团驻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熊家塔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辛刚(右一)和驻村扶贫队员一起帮助村民采摘青钱柳嫩芽。
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 长沙报道
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的张家界永定区四都坪乡熊家塔村,全村548户1551人中,有136户46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山多地少、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为零,要带领这样一个村子走向脱贫致富,谈何容易。
作为一名80后的国企中层骨干,辛刚坦言,他一开始其实对农村工作并不熟悉,但作为一名党员的自觉,接到上级党委通知后,交代妻子照顾好家中老人和2个孩子后,就匆匆赶到熊家塔村。三年时间,辛刚硬是用钢的意志扛起脱贫攻坚责任,用一双“铁脚板”、一个“铁账本”、一把“铁算盘”,完成从国企干部到驻村书记的全面转型。
初到熊家塔村,为第一时间掌握村情村况,辛刚走遍所有村组、勘踏山林田土,逐户走访慰问,把一座座农家小院当成宣传政策、鼓劲加油的会场,也一点点拉近了群众同工作队的心灵距离。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3万多字。笔记中,辛刚分类摘记了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的资料,并对重点家庭进行备注,问需问计的地方还特别用红笔进行标注;全村30多个扶贫建设项目概况的细节和概况,也图文并茂地展示其中。而在扶贫项目建设过程中,辛刚充分发挥他多年从事企业项目开发的特长,对村级项目建设,逐一精细核算、节约成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同时,他还动员乡亲们一起参与项目监督,全力将每一个工程都建设成样本。
辛刚(中)深夜与熊家塔村村民共谋发展。
三年时间里,熊家塔村从单一的玉米、土豆种植产业,到建成拥有1600亩的青钱柳种植基地,村民既可以在家门口的制茶厂上班,也可以按照“企业+集体+村民”的产业共同体模式,与企业建立利益连接模式,并从集体收入中获得分红,脱贫造血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在辛刚和驻村扶贫队员的争取下,2000多万元扶贫资金涌入熊家塔村,一个穷山恶水的贫困村落,逐渐展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形象。
焕然一新的熊家塔村。
“过去全村道路都是以土路为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饮水还要到河中去挑水……”30多个项目陆续落地,路更宽了,全村8.8公里主干道全面加宽,7.8公里入组、入户道路实现硬化,新建4座干道平板桥和4座便民桥,让出行畅通无阻;新建的7个取水点及配套蓄水池供水稳定,全村548户家庭的入户饮水设施完成提质升级改造,告别了饮水难的历史;新增2座变压器,安装了255盏太阳能路灯,村民家中大电器再也不是“摆设”;新建720米防洪堤,建成1564米高标准农田河堤,山洪水患也再也无法逞凶……
环境越来越友好,乡村越来越美丽,生活越来越幸福。熊家塔村蝶变的背后,既有辛刚和扶贫队员们的反复谋划和前后奔波,也有最开始村民们眼中的陌生人向“辛书记是个好干部!”的转变。
“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论到哪个岗位都要发光发热,更何况是为了乡亲们的长久生计。”驻村扶贫三年,辛刚回长沙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家人见了面总念叨他晒黑了、变瘦了,上小学和幼儿园的2个小孩对他也有了些疏远。但对辛刚来说,尽管驻村扶贫与家人聚少离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遗憾,但绝不后悔。一想到村民们从村里领到产业分红的笑容,以及他们家中水桶扁担“退休”在墙角的那份惬意,自己脸上也会不自觉多几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