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人民法院调解员正在介绍网上调解工作。
时刻新闻记者 郑涛 通讯员 谢炜 株洲报道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法院通过建立诉前委托鉴定机制、强化诉前鉴定引导,深入推进音视频调解建设,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今年以来,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平台新收案件1415件。其中,诉前调解立案1288件,调解成功后自动履行300件,经调解撤诉648件,诉前调解息诉率73.6%……
诉前委托鉴定机制打破矛盾双方沟通壁垒
“法官,我怎么没有接到正式文书就叫我到法院来?”日前,林某胜、黄某、黄某粮三被告赶到株洲市天元区法院立案庭向法官陈勇咨询道。
两年前,原告林某受被告林某胜的雇佣,在被告黄某和被告黄某粮家中搭建钢架棚。经司法鉴定中心出具鉴定意见后,林某遂来到天元区法院主张三人支付伤残赔偿金、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9万元。
“首先是要你们核实基本情况,是否对原告提供的鉴定结果有意见,如有意见,你们可以申请诉前鉴定。”陈勇对三被告解释道。
针对案件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株洲市天元区法院不断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及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率先出台《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诉前委托鉴定试行规定》,探索建立诉前委托鉴定机制,强化诉前鉴定引导、释明诉前鉴定程序、强化当事人诉前调解工作。
截至9月底,该院全年共受理司法鉴定类案件115件,诉前鉴定案件98件,其中55件为调解结案。
在该院工作人员组织调解下,三被告对林某的单方委托鉴定结论予以认可,并同意调解。
“该案经过立案庭法官的工作,没有进入重新鉴定程序,也未进入诉讼程序,通过打破双方沟通壁垒,消除双方疑虑,既方便调解工作便利开展,又为当事人减轻经济负担,同时节约司法资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更有利于调解结果的兑现。”株洲市天元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欧阳中伟表示。
音视频调解助力当事人节省司法成本
着力于持续不断地为当事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司法服务,株洲市天元区法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调解活动,以实际行动交出“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的时代答卷。
“在家也能这么快拿到这笔赔偿款,太感谢法院了。”2020年4月2日,在视频另一端,唐某军对株洲市天元区法院线上调解工作称赞有加。
此前,湖南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包一项目,唐某军在检查该项目外墙质量时,从高处摔下,导致右脚受伤,株洲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唐某军为九级伤残。唐某军将该建筑公司诉至天元区人民法院,要求进行赔偿。
接案后,调解工作委员会驻该院调解工作室及时介入了解伤者受伤情况、与劳动部门取得联系,株洲市元区法院特约调解员通过网络调解平台介入调解。经过调解,一起工伤事故赔偿纠纷案件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案结事了。
今年以来,株洲市天元区法院通过网络平台调解1415件,占一审总数的41.17%;音视频调解571件,占调解案件的40.35%。
为了打造信息快速转送平台,天元区人民法院创新“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还成立了电子送达e中心,拓宽互联网+便民渠道,实现从送达到签收零距离,完善送达程序与送达方式,送达成功率达90%以上。
诉源治理形成“天元模式”
“700元的官司,你看一下能不能和当事人联系一下,委托当事人所在的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进行调解?”天元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在看到原告提交的诉讼材料后决定说服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
为何会建议当事人联系街道进行调解?欧阳中伟解释说:“一件案件从立案起,要经过信息录入、送达、保全、审理,相关人力和物力等司法资源的付出远远超过了这些标的额。因此,对于案情简单的案件,法院建议进行诉前调解。”
因此,株洲市天元区法院主动向区委、区委政法委多次汇报,先后出台了《“一站式”工作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了《天元区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及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实施细则》;主动联系区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围绕司法援助民生案件,提前介入促使当事人兑付利益,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和集中执法,加大查处及整治力度,消除诉讼隐患。
“同时,天元区人民法院与区信访办、街道综治办、社区网格办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将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窗口与基层组织党委、政府融合,将分流机制设置在案件诉前阶段,对涉及行政程序未处理、不属于诉讼范畴、可以通过非讼渠道处理等类型的案件,及时分流非诉讼程序处理,形成社会法治化综合治理的大格局。”株洲市天元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帅团结指出。
激活定分止争“血细胞”,为化解矛盾纠纷注入更多养分和氧气,将矛盾化解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株洲市天元区法院诉源治理已形成“党委领导、法院主动、网格助力、社区协同、部门协调、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天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