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组织采风团,赴汝城县沙洲村开展采风写生创作活动,正式启动湖南美术“双村”精品创作工程。
采风团用心体验生活,了解“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受特色民俗文化,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和灵感。
红网时刻记者 胡邦建 夏君香 郴州汝城报道
松香酥软的大禾米糍,古色古香的民居小巷,婉转动听的瑶族山歌,暖人心窝的“半条被子”故事,走近郴州汝城县沙洲村,湖南美术家分分钟沉醉在这里,喜看精准扶贫带来的乡村巨变,收获满满的创作灵感。
11月初,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组织采风团,赴汝城县沙洲村开展采风写生创作活动,正式启动湖南美术“双村”精品创作工程。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采风团细心参观考察,用心体验生活,了解“半条被子”的故事,感受特色民俗文化,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和灵感。
艺术家们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参观,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聆听感人故事,感受乡村巨变
沙洲村,因“半条被子”享誉中国。近年来,沙洲村发扬长征精神,凝聚全村合力,将村落打造成红色经典旅游特色乡村,成为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灰墙黛瓦,山明水秀,伴着清晨的一缕阳光,沙洲村里渐渐热闹起来。晒场上,铺满了红辣椒、芝麻秸秆等农作物,艺术家们蹲下察看,感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司令部旧址等地,艺术家们拿起手机认真拍摄素材,记录感动;来到“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家中,艺术家们和他亲切交谈,了解沙洲村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
“景美人更美,每到一处都有一种熟悉感,勾起了家乡的记忆。”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沙洲村,中南大学副教授、湖南省水彩画学会副主席兼执行秘书长唐晓明却有种格外的亲切感。他告诉记者,自己早就有下基层采风的打算,借着此次湖南美术“双村”精品创作工程启动的机会来到沙洲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和精神的回归,既感受到了乡愁,也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场景,这对自己在南方非典型性风景创作的主题和形式上能够有很好的升华。
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公共委员会主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谭建明认为,用文艺作品去表现精准扶贫的时代主题是非常好的形式。他希望通过雕塑这种可视化、立体化的艺术形式把“半条被子”的故事以及当代沙洲村的风貌进一步展示出来,呈现给大众。
艺术家们和当地瑶族村民亲切交谈,了解当地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
绿意葱茏的树林里,几位瑶族村民深情对唱动听的山歌,艺术们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一画面。
细品民俗文化,描绘真实生活
绿意葱茏的树林里,几位村民身着瑶族服饰,深情对唱动听的山歌,阳光洒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样温馨的画面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余含兮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余含兮看来,当地瑶族百姓边劳作边放歌的场景就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呈现,也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画家的画作要记录这个时代,通过老故事来讲述新时代的精神。”余含兮表示,沙洲村的一景一角都很有画面感,通过采风看到了当地人的幸福生活状态,为此,他打算创作一幅名为《沙洲瑶歌》或《沙洲之歌》的作品 。
“走进沙洲,首先有一种感动,不仅因为‘半条被子’的故事,更因为这里百姓的朴实善良。”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戴平均表示,和以往的创作不同,此次采风让自己有了更多的现场接触,得到了许多许多灵感,是在美术上、学术上的一次学习和自我提升。在戴平均看来,只有走进基层实地去感受,才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他计划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不同主题创作一组系列作品。
艺术家们在花垣县十八洞村采风。
传承红色基因,创作精品力作
从湘西十八洞村到湘南沙洲村,从七年前在十八洞提出的“精准扶贫”的理念迅速传遍全国,到如今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湖南这两个小小村庄注定将在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石纲认为,对于湖南的美术家来说,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创作素材。
石纲介绍,近年来,湖南省美协紧紧围绕省委宣传部“出作品、出人才、出品牌、出团结”的指示要求,积极打造精品力作,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塑造文艺品牌。此次开展湖南美术“双村”精品创作工程就要组织一批省内优秀美术家深入十八洞村、沙洲村,进行实地考察、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真正沉下心俯下身,创作出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展示当地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新气象。
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为采风写生阶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为作品创作阶段。
“开展湖南美术‘双村’精品创作工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夏义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考察时,强调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为文艺工作者,特别是美术工作者,要身体力行,真正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沙洲村、十八洞村等地去采风,创作一批高质量的传承红色基因的艺术作品,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当地的精神面貌和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