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秀地 宁静平安乡——记水土保持的“宁乡样本”

2020-11-26 09:09:18 湖南日报
作者:谢卓芳 宋林峰 编辑:杨雁霞
字号:

大屯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后,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黄智斌 摄

上世纪50年代,枫木桥公社境内花岗岩崩塌,童山濯濯。

上世纪80年代,花果山顶进行马尾松混交种植实验。

上世纪80年代,红旗花果山建设工地现场。

秀美的沩山云海。  杨铁军 摄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乡青山桥小流域经果林工程。(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长沙市水土保持预防监测站提供)

初冬的楚沩大地,草木葳蕤,山明水秀。打开宁乡市民的朋友圈,晒碧水青山的随处可见。“沩江的水质越来越好了,河里钓的鱼味道也更鲜了。”“四溪一渠的环境越来越好,散步再也没有臭味了。”这是全市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

宁乡地处湘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叠,沟壑纵横。曾经,这里十山九秃,河道淤塞,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根据1981年宁乡县农业区划调查报告统计,当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211平方公里,占境内国土面积的41.6%。

今与昔的反差,是宁乡久久为功、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生动体现,也是近年来该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活注脚。欲见山河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宁乡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创造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宁乡经验”,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湖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治理样本。

1982年,宁乡被列入湖南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2000年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2002年,宁乡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2014年,宁乡水务局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1. 开启水土保持试验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近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多、人类活动轨迹增大,对水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据《宁乡县志》记载:20世纪以来,宁乡干旱、洪涝灾害频率逐步增加,重现期达到2年一遇;水土流失严重的沙田、龙田、流沙河、老粮仓、青山桥、枫木桥等乡镇,由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农业小区气候发生改变,连年发生水旱灾害。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已有了深刻的认识,提出了“水土保持是治理江河的根本”“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等重要论断,全国各地掀起了水土保持的热潮,宁乡便是先锋队之一。1955年,宁乡在灰汤设立水土保持试点站,对乌江上游进行零星、分散的水土保持试验工作,这也是全国首批成立的水土保持试点站之一。

水土保持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贫困。一般而言,水土流失越严重的地区,经济发展越落后。当时的宁乡是一个纯农业县,群众缺粮少柴,被“逼上粮山”,毁林铲坡、垦荒种粮,山地开垦面积一度达到18万余亩。为了解决燃料问题,当地群众由砍树、砍柴到挖篼铲草根,造成越砍越光、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那个时候,山不像山,水不像水,满目苍凉。”今年已经83岁的汤石山回忆道。汤石山长期在草冲花果山、青山桥等地从事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据他介绍,当时进出草冲河只有一条路,只要一下雨,雨水便冲垮了道路,造成交通闭塞,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为解决烧柴与护林的矛盾,宁乡县政府动员当地群众改烧柴为烧煤,逐家发放煤炭。规划退耕还林,按照一定标准给当地群众发放补贴。坚决摒弃过去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思路,以保土为主,积极培育用材林、经济林,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到1958年,宁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78平方公里,河床平均下降0.5米,治理效果初步显现。

2. 摸索小流域治理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乡水土保持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宁乡在全省率先成立水土保持指挥部,建立水土保持机构和工作网点,充实各个机构的技术力量,有领导地、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制定治理思路,明确治理目标。提出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改造坡耕地,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坚持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相结合;根据各个小流域的特点,作出全面、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

这些举措不仅有效遏制了宁乡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提高了经济收益,也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小流域经济开辟了道路。

张勉勤今年80岁,曾是宁乡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的工程技术员,先后从事过崩山管控、崩岗治理、小流域治理、造林育苗等工作。“那个时候钱少,但是精神头足。”说起宁乡水利人的风貌,张勉勤很有话说。

“土壤贫瘠松散,种植庄稼也是三年两不收,有时候下暴雨,土就被冲走了。”张勉勤介绍说。那时,张勉勤带了两个班,扎根在流沙河,一治就是5年。5年来,张勉勤带领工作小组,吃住在工程指挥部,每天工作至少10个小时,风里来雨里去,一天走十几公里,跑三四个村。赶不上饭点是常有的事,工作组就自己掏点钱在当地的老百姓家里搭餐。

这边要治水土流失,那边抓经济也松懈不得,宁乡县政府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契机,分区域治理荒山荒坡,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25度以下的缓坡地改造成梯平地,在固土保水的同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通过大面积种植梨树、橘子树、猕猴桃,当地村民年收入由几百元增加到两千元。

“老百姓富裕了,我们心里高兴。”张勉勤说。

经过20多年重点治理,宁乡共完成荒山造林、残林补植87万亩,退耕还林6.5万亩,封山育林162万亩,森林积蓄量达到100万立方米以上。在治理中兴建各类水土保持工程2500余处,坡改梯土1.24万亩,改良低产田8万余亩,推行保土耕作5万亩,初步治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3. 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

“变化在悄然中发生。村民们从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到自发在通往采矿点的路上设置起路障和警示标牌,一旦发现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就会打电话向我们反映。”已经退休的原宁乡水土保持站站长尹邦记回忆起宁乡水土流失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很是感慨。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2年,宁乡成立县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具体指导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监督执法工作,从此,宁乡的水土保持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宁乡有沩水、乌江、楚江、靳江河四大河流,长5公里以上的支流达190多条,水系发达、砂石资源丰富,采挖、经营砂石曾是宁乡县的一大产业。

上世纪80年代,娄底货车司机运煤到长沙,总不忘顺便带一车砂石回去。产业自发形成后,随着河砂采挖成本升高,“靠山吃山”的村民将目光投向了附近的一座座青山——挖山洗砂。

砂石场夜以继日开采,山体裸露滑坡,遍体鳞伤;大型载重汽车穿梭不息,道路坑洼不平,灰尘弥漫,农田减产,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宁乡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宁乡县水土保持工作办法》,特别对水土资源、矿产资源、植物资源等,分别制定保护、开发、利用的文件,把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水土保持紧密结合,坚决杜绝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

成立执法大队,开展环境“五大整治”:整治非煤矿山违法开采、规模养殖污染、河道非法采砂、投肥养殖、挖山取土洗砂。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县一级设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乡镇一级建立水利水保站,村一级由水保专员定期向乡镇水保站汇报情况,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体系。

强化水土法制宣传。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局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设立固定宣传牌、书写墙体宣传标语,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宣传;与教育部门配合,每年开展一次针对中小学生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科普教育活动。

截至2009年,宁乡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流域内林草覆盖率普遍提高了4%以上,各治理措施充分发挥了蓄水保土作用,减少土壤侵蚀量42.14万吨,减蚀率达到80%以上,有效控制了水库、山塘、河流淤塞,增强了抗御地质山洪灾害能力。

此外,流域内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4.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多人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为核心,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13年冬季,宁乡在全域范围内掀起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潮。在老人们的记忆中,这可是数十年未见的大动作——山塘蓄水量多了,周边农田可旱涝无忧。

宁乡县政府想了个巧办法——“以奖代补”,即县里不下达建设任务,不明确建设资金,由各乡镇根据群众申报情况,自主确定建设目标,先建后补。

村民小组各自都开了会,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确定筹资标准。几个月下来,仅许家坝村就清理了55口山塘、3.5公里河坝、15公里支渠,清淤总量25万多立方米。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激发群众的积极性。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宁乡已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治理经验。在原宁乡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局治理科科长林友泉看来,宁乡水保人的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治理出来的效益都是老百姓的。”

近年来,宁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程加快。“十三五”期间,宁乡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投入129.88亿元,完成沩水治理、防洪防控、水资源利用及城乡水源工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环境建设,农村水电水利管理与改革等八大任务,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部署,宁乡目前已初步建成水土保持业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对各类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情况和实施效益开展跟踪核实,确保监管到位不缺位,有效提升了水土保持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近年来,宁乡逐步取缔沩乌楚靳四江河道采砂,小型水库、湖泊及骨干山塘退出投肥养殖。2015年,中型水库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他水库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有效遏制了重点地区河段和重点湖泊水体质量恶化的趋势,确保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治理成果经得起看,生态效益经得起算。截至2017年,宁乡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59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60多处,减少水土流失量23.57万吨,解决了5000多亩农田的水源灌溉问题,粮食年增产50余万公斤,社会效益突出,也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时代越发展,水土资源越重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越应常抓不懈。宁乡数十年驰而不息抓水土保持,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正在楚沩大地铺陈开来。

父子两代的绿水青山梦

谢卓芳

“蓝天白云常作客,绿水青山入画来。”宁乡大地上,一条条渠道蜿蜒舒展,一股股清泉流进万家,一项项水利工程加紧施工……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以山为友、以水为伴,数十年如一日,两代人用青春涂满了一片绿色。

11月中旬平常的一天,傅学雷正在一片荒地上踱来踱去,时不时蹲下来捧起一把土仔细查看,一张水土治理的设计蓝图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傅学雷今年52岁,在宁乡市水利技术服务中心党群工作部任副部长,从事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有30年了。

“以前山路难走,一天跑三五个村,走十几公里路是常有的事。”对于多年前的事,傅学雷记忆犹新。当时的群众并不理解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傅学雷联合当地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从采购苗木、造林技术指导,到生态小流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傅学雷事事亲力亲为。

1998年,宁乡遭遇特大洪灾,傅学雷住在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天天早出晚归,骑着摩托车爬陡峭的山路,走访各个村镇勘查汛情。碰到极端恶劣天气,被困在半山腰是稀松平常的事。

傅学雷与水土保持结缘,离不开父亲傅石松的引导。

上世纪80年代,宁乡水土流失现象仍然严重,风一刮土就窜,春种三茬地,难得半成苗。1981年,傅石松担任灰汤泥沙监测站负责人,1985年起,便带着17岁的傅学雷做沟渠治理的对比实验。两条沟渠,一条治理,一条不治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勘测土质、统计数据、记录报告、对比分析。这些累积起来看似枯燥的数据,成为了开展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宝贵的科学依据。

在泥沙监测站的日子单调又枯燥。傅石松对自己要求严格,事事带头,天气越是恶劣,越是要把监测工作做到位。在傅学雷眼里,父亲俨然是一个工作狂,时时把工作挂嘴边,得空就传授水利方面的知识,最常说的话便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立足”。

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傅学雷对自己的工作也有着深深的感情。他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从弱冠到知天命,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事业的兴衰,关系着国计民生。在宁乡、在三湘大地,像傅石松、傅学雷父子这样的水土保持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付出,披荆斩棘,让绿水青山的美梦在家乡大地成真。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