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王诗琪 长沙报道
2020年11月23日,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记的历史性时刻——贵州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全国832个贫困县实现清零。
回望脱贫攻坚历程,你会看到很多老人的身影,他们不等、不靠、不要,一步一个脚印,自立自强创造美好生活。由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釆访拍摄的7集系列新闻专题《青山人未老》,讲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奋斗故事,用笑点、泪点、燃点,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向上力量。11月23日同步开始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帮女郎》栏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強烈关注和反响。
真情实感引发泪点无数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入选湖南广播电视台2020脱贫坚重点宣传项目的系列新闻专题《青山人未老》,以纪录片的手法,真实记录了七位老人在脱贫一线的默默耕耘,他们既是致富路上的领路人,也是令人信服的长辈,在长达半年的跟踪拍摄中,帮女郎见证着老人们的奋斗,记录着那些发自内心的“泪与笑”,被这群老而弥坚的采访对象所折服、所感染、所激励。
从“满怀疑惑”到满心敬佩 这次采访我get到太多
——帮女郎梁月静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自然就不存在完美的采访对象,而陈自绪的过往履历,符合一切对道德完人的想象,于是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始了和他的接触。
陈自绪85岁了,但思维顺畅,讲起从前滔滔不绝,相对而言比较迟钝的是我——醴陵话并不那么好懂,于是他的话常常需要交叉佐证,他的老伴、合作的志愿者协会、受助学生、关工委领导……从他人口中,陈爷爷的形象一点点立体了起来。
固然,他是一个一往无前的助学“骑士”,但骑士的盔甲并不牢固,武器更不锋利,流言蜚语有时胜过刀剑,以及还有像我这样的陌生人,投来的下意识的怀疑,而这些背后的故事,陈子绪看得很淡,从来只轻轻揭过。
为了上门走访贫困学子,他二十年间骑坏了11辆摩托车,里程超10万公里,每一辆车前,都贴着他的初心:一块小木牌,上书“风雨兼程欲何求惟企学子成栋梁”,他说“学生等着我,指望着我,只要我有一口气,我就继续走下去”。
陈爷爷最早一批的受助学生已经步入中年,教育改变命运,在他们身上并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如今,这批受助者也开始教育助学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在转发陈爷爷的推文时,我只附了一句话,有些事你没见过,不代表它不存在。
57年执着“寻甜” 来听水果奶奶的故事
——帮女郎梁月静
今年76岁的赵中福奶奶,1963年从长沙农校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常宁县(市)农业局,指导农业技术。从工作、退休至今,57年的工作历程,是一部为水果“寻甜”,为百姓“寻甜”的传记,常宁成为水果之乡,有她的一份功劳,因此,她也收获了“水果奶奶”这个敬称。
为了还原她的生活,我们的拍摄随着水果的生长周期推进,从酷暑一直拍到了入秋,老人家身体不大好,夏天担心她中暑,入秋担心她雨天路滑摔跤,每下一次乡,都担心她吃不消,但其实,这就是赵中福的日常,就算我们不拍摄,她也是这样一趟又一趟在城乡之间、田土之间奔波。
水果奶奶每次出现在田间,老百姓都分外热情,到哪儿都是叠声的“赵老师”,眼见她培育的是千万亩水果,其实更培育了千万个自己走向新生活的人。她是长辈,却从不摆长辈的架子;是领导,也没有领导的谱子;是老人,却还有敢想敢做的心气。这样的反差还在于,一辈子“寻甜”的她,最后却是因为血糖高,而成为不能吃甜的人。
赵奶奶身高不及我耳际,短短的银发总是往后抹,她走路很快,总是爱笑,每一次见到我,先给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温和又亲切地问:小梁,这次准备呆多久呀,那真是辛苦,每当这个时候,我觉得这个不能吃甜的老人,其实本身就是甜的化身。
奶奶说,自己已经历过、感受过,如今的一切都是收获,而非遗憾,面对这样通透的人,锦上添花的祝福话不必说,希望她在喜欢的门球比赛上大杀四方,能再多多大笑吧。
独臂也能翱翔于天地 他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
——帮助记者罗骑威
如果没有了双臂,人生会是怎样?这个问题,很残酷。
阳洪勇用数十载的人生经历,给出了一个答案,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信念的力量。
在《青山人未老》系列片中,阳洪勇的身份和其他人曾经有过“官身”的老干部不一样,他只是一个农民。为什么要拍他呢?因为他身上有股子劲头。
初见到阳洪勇时,他正在田间耕地,没有双手的他,用绳子把耕田机把手和上臂绑在一起。每在田间移动一步,他的眼睛就会深深地眨一下,我问他是不是肘部痛。“不是痛,是膈应得不舒服”,他说最开始开耕田机,手臂的肘部就会红肿,后来慢慢就适应了。当时,我被惊呆了,就那么傻傻地看着他,他却微微一笑,接着干活。
临近中午,阳洪勇下河捡鸭蛋,没有双臂保持平衡,好几次他都差点摔倒在水里。摄像捕捉到了这一真实场景,他却说最好不要播放这些镜头。因为他怕他老婆知道。他说他老婆不容易,嫁给他时,村里人都嘲笑她,丈夫是个残疾人。后来生活变好了,她却中风了。他觉得,妻子给了他人生的鼓励,他应该照顾妻子一生。
阳洪勇,虽然没有双手,但是,他有心,有一份坚强感恩之心。对病床的妻子,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命运的捉弄,他负重前行,他说“不努力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创造多大奇迹”。身有残疾,却是“种粮大王”,还并且他还有自己的人生信仰,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他要做生活的强者。
愿做一束光 温暖人世间
——帮助记者罗骑威
彭祥兴,曾任湖南省计划生育协会副巡视员,退休后牵头成立了省人口健康福利基金会。为了帮助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他常年出差在外,工作起来,不分昼夜。
彭会长给人的感觉,很奇妙。有时候,他会很执拗,有时候,很关心人。我跟他去吉首调研时,因为车途遥远,他的身体有点吃不消了,但却还是坚持走访了两个村子的贫困户。回到住地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大家正准备休息了,他却一边吃药,一边整理当天的工作笔记。我正准备拍摄,他却把我拉到一旁,“罗记者,我当兵的时候,你知道有多苦吗?这真的不算什么,我知道你们新闻记者要新闻素材,但是请理解我。”他觉得作为一名老兵,一名老党员,做点事情是应该的,于是他辛苦和辛酸的一面,他都不让我触碰。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执拗得不让我接触他的家人,甚至连去他家拍摄几个镜头都不允许。所以这篇报道,是在艰难中推进,最大的阻力,就是他本人的种种“不配合”。
但我也因此跟他“赌气”要做好这篇报道,半年多时间我和他十次贴身采访,我是他口里的小老弟,他是我心中的“老大哥”,前后拍摄了十几个小时的素材,我力图用大量的真实场景和素材还原一个真实而又坚定的彭祥兴。
一位65岁的老党员,他在家里呆的日子,一年不到三个月。三年筹款就高达5000多万元。帮助了不知多少贫困家庭。我说你到底为了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共产党员要有党性。从一个人,一支手电筒,到一家基金会,一群公益伙伴,彭祥兴就像一束光,照亮困难家庭的希望,也让爱心聚沙成塔。
助力主流媒体正面宣传
85岁“助学老人”陈自绪,为助学骑行超十万公里;76岁“水果奶奶”赵中福,让甜蜜生活在常宁生根发芽;60岁“断指老人”阳洪勇,逆风翻盘成“种粮大王”;65岁“扶贫之光”彭祥兴,照亮他人从不为己;79岁的“第一书记”林祥胜,脱贫带老乡“一个都不能少”;85岁“乡间教授”夏昭炎,成为乡村的文化健康“种植户”;64岁退休干部杨建祖,花甲之年投身“乡村振兴”,闪耀共产党人的傲骨……
《青山人未老》所展示的七位老人,白了头发、富了乡村。他们是致富路上的领路人,也是朴素可爱的长辈们,记者们脚上沾泥土、眼中有发现、心中有感动、下笔方有情,也才能采写出一批朴素而又打动人的好故事,实现与观众在情感、记忆上的共鸣,留下了一段段朴素又感人的片段。
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此次推出的系列新闻专题《青山人未老》,除了在《帮女郎》栏目显著位置播出的同时,还发挥了自身构建的全网宣推优势,使这一次的主旋律题材在宣传中得到了充分显现,今日头条、抖音、微博等十余家网络平台深度参与了该节目的宣推互动,使七位老人的感人事迹,在话题、图文、短视频的推发中,形成了综合性的传播效应,既收获了中老年人受众的强烈共鸣,也收获了新时代年轻人对老一辈时代精神的致敬和仰望,目前全网阅读量超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