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12月9日讯(通讯员 粟庆华)“在基层工作这几年,既要有魄力、有方法、有智慧,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感情。”这是桃源县委驻马路坪村帮扶干部张东,驻村帮扶近两年来一直提醒自己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
2018年,在脱贫攻坚工作最紧要关头,县财政局干部张东受县委委派到牛车河镇马路坪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长。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多田少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长期“空壳”,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空巢老人现象严重,各项基础设施落后。为了带领贫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张东带领工作队一班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筑牢了底盘。
发挥党建引领,筑牢扶贫战斗堡垒
工作队进驻前,马路坪村是全县有名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里修建第一条机耕路时,早上挖机师傅刚上挖机,就被村民堵住,不准挖。在一次次上户、一家家走访之后,张东发现,村民们不支持、不理解的背后,其实是对村支两委的不信任,认为村里面的各项工作没有认真去做,各种政策没有认真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后,张东和工作队队员们决定从解决村支两委的信任危机作为突破口,打造一个坚强的村级组织。
张东走访村民。
建档立卡贫困户冯志魁,曾因天然保护林的政策没有及时落实,而上访不断。张东立即从惠民补贴着手,迅速落实了冯志魁等贫困户的天然保护林、生态公益林的各种补贴政策。冯志魁的“意难平”被工作队抚平,信任危机也迎来了转机。
同时,张东和工作队队员们与村支两委积极配合,大力抓班子建设,增强班子活力。采取谈心谈话、召开生活会、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促进班子成员增加了解、消除误会、改进工作;完善村财务管理、沟通协调、决策议事等工作制度,激活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党员群众的高度认可。2018、2019年,该村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无上访村”称号。
围绕疑难杂症,狠抓实事凝聚人心
马路坪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因为没人,村集体经济就无从发展。张东与队员们不等不靠,一边走访慰问掌握民情、一边寻求突破口,力争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抓规划增信心。针对马路坪村贫困原因及工作中的难点和症结,确定了“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巩固提高主导产业、努力提升村民素质、积极推进村班子建设”的帮扶工作规划,详细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并通过召开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会以及全面向群众扩大宣传动员等方式,增强干部群众信心。抓实事聚人心。工作队通过一个月的走访,确定了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思路,力争通过抓好几件实事增加群众对村班子的信任和支持,促进村情村貌的改变。
熊家洛组是马路坪村唯一一个还没有通机耕路的村民小组。机耕路要拉通,必须通过胜才湾组,占用村民牟运枝的田地。工作队三番五次地作工作,牟运枝依然不松口。张东见牟运枝的态度十分坚决,决定从熊家洛组寻找突破口。这条机耕路拉通后,将惠及熊家洛组10来户农户,其中大多数为贫困户。而要做通熊家洛组的思想工作,突破口就是熊家洛组的组长付宏亚,因为抛荒的田他也有一份。经过反复协调后,付宏亚的态度终于有了转变,工作队抓住时机趁热打铁,邀请付宏亚第二天一早,到已经拉通了机耕路,正在热火朝天耕种的王家洛组现场观摩。
“你那里的地比这里的还要好,如果一直拉不通路,那熊家洛组就一直是个死角,发展不起来。”听了工作队与村干部的劝说,看着王家洛组耕种的热闹场面,付宏亚终于下定了决心。机耕路全部拉通后,全村1200多亩水田将有800多亩可以实现机械化耕种,村民增收有了保障。
制定扶贫措施,拓宽村民致富道路
“只有帮助村民找到路子,村里也才能有发展。”带着这样的想法,张东带领工作队员和村支两委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加大宣传政府扶贫项目和政策力度,并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帮助贫困户找信息、找出路、学技术,找致富门路。
另一方面,张东和工作队员们主动外出找引进项目,带领村民发展烟叶种植,以产业带头人发展带动,逐步发展形成规模产业。两年来,村里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20亩,此外通过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发展山塘养鱼,如今每年都会定期给贫困户分红,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张东在和村民交流。
几年来,张东和工作队员们先后为该村累计争资220万元,修通了6条水泥路,实现了组组通;进行了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安全饮水工程,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药材、烟叶、养殖等产业蓬勃发展,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9856元,村民们腰包鼓了,干事创业的激情被点燃了,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帮扶工作队的努力下,贫苦户等、靠、要的思想现在是彻底被改变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也被有效激发,咱们‘空壳村’终于‘脱壳’了,马路坪的未来一定是一路平坦向前。”该村负责人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