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最后一公里”丨米酒暖民心 走近腊尔山上的“玛汝”警察

2020-12-30 22:03:29 红网
作者:郭薇灿 张必闻 朱丽萍 徐士洁 编辑:肖拓
字号:

编者按:曾听过一些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穿着深蓝色制服的基层警察。他们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和老百姓距离最近,他们的工作繁杂而琐碎,治安防范、打击破案、调解纠纷、为民服务,他们的身影穿梭在辖区的每个路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管片的每个角落。

他们有的在海拔最高的偏远山区,有的是需要划船去办案,有的深根在山路十八弯……

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为百姓趟过最后一公里,常年坚守在岗。

唯其平凡,方显伟大。正是他们的默默坚守,执着奉献,才铸就着一方平安。2020年,红网时刻新闻将陆续推出趟过“最后一公里”系列,用图、文、视频的形式,带您见一见这些最可爱的人,用镜头照亮他们最动人的笑脸,倾听他们的故事。

未标题-1.jpg

腊尔山镇(苗文:zenbDulxid)地处湘西凤凰县西北部,最高海拔1059米,年平均气温13.5℃,万山丛中云雾缠绕,属典型的高寒山区。腊尔,苗语的意思是“山上”,腊尔山不仅是湘西凤凰县最为偏远的高山苗乡,也是凤凰县纯苗族聚居乡镇。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摄影 张必闻 朱丽萍 徐士洁 湘西报道

巍巍武陵,山高谷深。在武陵山脉的苗疆腹地,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公安局腊尔山派出所驻扎于此。9年前,丁大军肩负调令,忐忑地踏上这方偏远的苗疆土地,他说:“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人坚守。”

春秋冬夏,腊尔山26个村和2个社区,民警们用脚步丈量一遍又一遍,皮鞋和裤腿永远蒙着灰尘泥土。他们捧出一壶热酒,让老百姓欢心;治理“盗抢骗”,让老百姓安心。当初的“蛮荒之地”腊尔山,现已成为苗民们安居的家乡。

苗乡人民也亲切地称呼腊尔山派出所的民警为“玛汝(苗语:好)”警察。

未标题-2.jpg

天刚蒙蒙亮,腊尔山派出所便如往常般早早亮了灯。很多乡民在赶场前都喜欢到派出所来坐一坐,聊会天。

未标题-3.jpg

一直以来,腊尔山地瘠民贫,社情复杂,对外来人有着天然的排外情绪。记得初到之时,这里最大的困难不是环境艰苦,而在于语言不通。“不懂苗语的人,要融入苗乡,太难。”腊尔山大部分人不会说汉语,日常交流全部靠苗语,丁大军和同事们在工作时遭遇了不少冷待遇。为此,丁大军总是派出所最早起来的人,烧好热水,开好暖炉,等待乡民来坐一坐,间或用笔记本记录着今天要下村办理的事项。

未标题-5.jpg

腊尔山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又是山区,过去治安总是重点问题,偷盗猖獗,群众纠纷不断。近年来,腊尔山镇通过打击治理摘掉了摩托车“销赃窝点”的帽子,但丁大军意识到,向群众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才能从“根”上维护地方安定。

未标题-4.jpg

“想要融入腊尔山,首先得入乡随俗。”作为一名汉人民警,在下村的路上,丁大军总不忘拿出笔记本重复念叨着跟其他民警学来的苗语。

未标题-6.jpg

丁大军发现,腊尔山人爱喝酒。一来,高寒山区,能暖暖身子;二来,人们习惯用酒来表示热情与好客。对酒过敏、滴酒不沾的他,每次下村,除了必须带上的翻译,就是一壶清香的糯米酒。村民米酒下肚,丁大军白水下喉。

未标题-7.jpg

热酒融化人心,丁大军的一腔真心,也换来了腊尔山百姓的实意。和他打过交道的村民,见了他就招手:“丁警官,来来来,到我家来吃饭!”

未标题-8.jpg

如今,只会说苗语的老村民也学来了一些普通话,“这样更方便和所长聊天。”动情之处,他们还会自发唱起苗歌来助兴。

未标题-9.jpg

去年,组织提出让丁大军调回凤凰县,而他摇摇头,选择留了下来。在他看来,回到腊尔山,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乡,见到说苗语的老百姓,就像看到自己的亲人。这方苗疆的水土和人民,早已紧紧牵缠住了他的心。

未标题-10.jpg

临近年关,腊尔山的赶场总是比平常要热闹许多,乡民们都忙着采购年货,置办新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豪,这份自豪感,想必就是乡民们所说的:“现在,我们能对别人大声说出,我是腊尔山人,你们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腊尔山。不是‘到处盗抢骗’的腊尔山,而是‘没有盗抢骗’的腊尔山。”

相关链接:

趟过“最后一公里”丨驻守郴州“水上威尼斯” 常年开船去办案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