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
改造后 长沙县安沙镇鼎功村张定帮危房改造前后对比图。
改造前
改造后 宁乡市菁华铺镇陈家桥村姜玉泉危房改造前后对比图。均为市住建局供图
最近长沙气温骤降,但这并不影响宁乡市菁华铺镇村民姜玉泉的好心情。
“我原先住的是土房子,一到冬天就漏风漏雨。去年政府按照危房改造标准,拆旧建新,帮我家建了砖瓦房。新房宽敞明亮,舒适温暖,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姜玉泉道出了危房改造后的巨大喜悦。
住房问题一直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农村危房改造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自2013年以来,长沙市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截至去年底,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7万余户,实现“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帮助14.9万农村人口圆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安居梦,共享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
危房改造“改”到了群众心坎上,也“改”出了农村美好新生活。
搬出危旧房,迎来新生活
白墙黑瓦,窗明几净,家具家电齐全……进入冬季前,长沙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连续多日进入各区县(市)乡村探访,查看危房改造后村民的生活情况,除了收到感谢外,让他们感受最深的是村民生活态度的转变。
“真是做梦都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房子加固了,全屋里里外外搞了粉刷,翻新后的屋顶不漏雨了,连风都刮不进来,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住进这么温暖的家。”
“住进了新房子,儿子也顺利成家了,我家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
笔者跟随工作人员在望城区、雨花区、长沙县等地探访农村危房改造情况时,受访者纷纷表示,都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助他们实现了美好新生活。
家住长沙县安沙镇鼎功村的张定帮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属于危房改造重点保障的4类对象之一。
张定帮原本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盖的土砖房里,冬天屋子不暖和,居住安全也堪忧。通过当地村干部的宣传和帮助,他了解到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递交了危房改造申请,房屋建好通过验收不久,他便收到了由县财政直接拨付的4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家里很暖和,住得很舒心。”如今的张定帮住在崭新的家里,房子一室两厅,还配备着基础的家电家具,生活条件变好了,日子也过得蒸蒸日上。
搬出“忧心房”,住进“舒心房”。和张定帮一样,全市共有4.7万余户家庭、14.9万名村民通过农村危房改造,住进了舒适安心的新房屋。
政府有行动,为民解忧愁
稳定脱贫,首先要有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农村危房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中“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点工作。
“我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专项方案,制定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系列制度。”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冯先强介绍。
2019年,长沙市组织对全市11万户4类重点对象住房全覆盖开展鉴定,确保每户“留一张照片、填一张表格、建一个档案”,对被鉴定为A、B级的安全住房,逐户张贴房屋安全等级明白卡,对被鉴定为C、D级的危房,及时列入危房改造范围,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应改尽改”。
“你们有没有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我看看你们这个房子建得怎么样?”这两年,长沙市的各个村子里经常会有陌生的面孔来到贫困户家中,询问和盖房子有关的问题,这些陌生的面孔正是长沙市住建局蹲点督导危房改造的干部职工。为确保工作落细落实,市住建局建立领导联点督导制度,4名局班子成员带队定期赴区县督导危房改造工作,全局抽调85名精干力量,深入各乡镇“一对一”蹲点督导,巩固危房改造工作成效。
政策有亮点,帮扶暖民心
“农村危房改造事关人民群众住房问题,事关精准扶贫。对于危房户来说,住得安全舒心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也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体现。”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胜说。
贫困村民建房,资金是首要问题。长沙积极构建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鼓励社会力量捐助的多渠道筹资机制。2013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投入财政资金9.92亿元,户均配套2.11万元;各区县根据贫困程度和改造方式,实施1万至8万元不等的差异化补助政策。
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住建局联合市慈善会出台《长沙市农村危房改造爱心企业援建办法》,发动企业捐助爱心援建资金754.7万元;针对无筹资能力和投工投劳能力的特困危改户,在政府补助之外,每户再给予1万至4万元的爱心援建资金,共帮扶了特困危改户663户。
这么好的惠民政策,村民能不能理解透彻,积极主动配合房屋改造?对此,市住建局编印了通俗易懂的“明白卡”和漫画册,拍摄危房改造小短片,通过趣味宣传打消了村民的疑虑,自觉主动地参与危房改造,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
各区县(市)也涌现出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比如宁乡市发动12家爱心企业成立“精准扶贫爱心施工队”,帮助困难群众修缮房屋;望城区在危房改造中积极探索使用轻钢装配式建筑,有效破解建房生态环保、施工周期、成本控制等多重难题。
质安有保障,颜值大提升
“这房子我很满意。”“房子是砖瓦房,非常漂亮。”采访中,一些受益村民纷纷点赞危房改造的措施。
如何保障危房改造的建筑质量、施工安全和整体风貌?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强化技术指导和质量安全监管,编制《长沙市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指导手册》,印发到村到户;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市县乡分级就地就近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和镇村干部1.8万人次。房屋改造完成后,实行乡镇初验与县级部门联合复验“两个验收”相结合,让危房户住上放心房、安心房。
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回头看”,加强住房安全动态监测,现场入户抽查2698户,通过“问题交办”和“整改销号”,及时解决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出现的新险情;对全市4.7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逐户进行了核验,巩固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
在危房改造中,长沙明确将建筑风貌管控作为要点,积极开展送农房设计图集下乡活动,越来越多的乡村“旧貌换新颜”,宁乡市杨林桥村、望城区彩陶源村、浏阳市沙龙村……一批批具有湖湘民居特色的“国字号”示范村庄不断涌现。
在长沙县开慧镇白沙村,原来的贫困村依托乡村振兴,借助危房改造整体推进试点等契机,建设了危房改造集中居住点,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修缮了该村建于晚清时期的特色民居木鱼神大屋,同步建设国学堂、生态湿地公园等,带动了当地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
农村有发展,惠及千万家
农村危房改造,一个家庭就有一个故事,其背后也包含着一批危房改造人的辛勤付出。
8年来,望城区住建局危改办工作人员邓红石见证了5850个家庭的“安居梦”。邓红石说,从最初的入户调查,到修缮或新建过程中的巡查,再到最后验收,每一户一般去4次以上,遇到比较特殊的情况时,可能需要去十多次,“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绝不能怕麻烦,每个家庭的情况要多方求证,跟村民多打听,保证每笔钱全部给真正有需要的家庭。”
赵有根是浏阳市住建局村镇办主任,8年间,他的足迹遍布浏阳有危房改造任务的298个村,实地查看审核危房改造建设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检查房屋是否达到改造标准等,对改造工程竣工、农户搬迁入住、旧房拆除等现场填写验收表拍照存档,他以实际行动帮助14573户、约4万名贫困村民住上了新居。
建设危房改造集中居住点,盘活闲置农房,依托危房改造兴办特色产业……近年来,长沙通过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垃圾污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开展整体推进和连片整治试点,在建设模式上由散户自建变为统建帮建,在资金使用上由分散补助变为统筹归集使用,在配套设施、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强指导帮扶,实现既有新房、又有新村。
危房改造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吹响了农村幸福生活的响亮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