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以改革的一马当先,带来发展的万马奔腾

2021-01-21 22:58:29 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君 编辑:胡冲
字号:

GDP从突破3万亿大关到迈向4万亿新台阶;

农业打破“粮猪型”二元结构,初步形成粮食、畜禽、蔬菜3个农业千亿产业;

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涌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3个万亿产业和先进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11个工业千亿产业;

“互联网+”,2015年的“十大流行语”之一,成为湖南省数字经济崛起新引擎,2019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

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

“十三五”的湖南以改革的一马当先,带来发展的万马奔腾,交出一份辉煌的答卷。

释放活力,经济发展换挡升级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成为跨越关口最迫切地要求和战略目标。

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湖南首先铁腕攻坚、刀刃向内。通过持续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共关停426座煤矿、1000多家非煤小矿山;退出烟花爆竹企业1200多家,化工、造纸、冶炼、钢铁等规模企业5000多家。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背景下,湖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化解“化工围江”与推动产业链“强筋健骨”并进,实施“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等开放行动,推进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2016年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值保持14%以上增速,同时,进出口总值由2000亿元增长至4874.5亿元。

换挡升级期间,第三产业成为湖南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省一、二、三产业结构从2015年底的11.5:44.6:43.9,调整为2019年的9.2:37.6:53.2。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全域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

创新驱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智轨列车、时速160公里商用磁浮列车、“鲲龙500”采矿机器人……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一大批“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创新不仅成为湖南发展动力,更成为走向世界的国家级名片。

产业更“轻”、底色更“绿”,脱胎换骨后的湖南经济,生命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在2020年初疫情冲击压力下,湖南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9780.59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居全国第5。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湖南经济增速位居首位。

凝聚动力 产业项目稳步推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到家庭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铁路、高速和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无不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

以往,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总是由财政大包大揽,导致债务包袱沉重。在公共服务供给只能增不能减、政府债务杠杆只能降不能升的两难之下,PPP融资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纾困地方财政,破解了这个矛盾。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为民间资本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牵线搭桥”,PPP模式不断得到推广落实。

2016年5月6日,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长沙磁浮快线正式通车试运营。从长沙黄花机场到高铁长沙南站,每天数千名旅客乘坐长沙磁浮快线,全程仅需20分钟时间。

2019年5月18日,莽山水库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这一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水利工程,验证了PPP模式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可行性。

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湖南省还通过金融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湖南从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全省金融机构通过减免利率、信用贷款免收担保费、延期免息等方式,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在15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湖南还搭建起政银企对接平台,通过开展“暖春行动”“稳企业保就业”“入市州进园区”等系列融资对接活动,持续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共从金融市场实现融资约4.2万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到2020年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142.35亿元、14500.15亿元,同比各增长15.5%、15.7%;分别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5%、30.4%。

改善环境 建好金巢引凤凰

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5G、人工智能……2020年11月28日至30日,2020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全球最潮产业热点汇聚于此。

从互联网岳麓峰会,到世界计算机大会,再到中国新媒体大会、智能制造大会,越来越多的盛会选择在湖南举行,这些盛会的背后除了有湖南产业发展的热度,更是各行业和业界对在湖南投资创业兴业营商环境的认可。

以“一件事一次办”为标志,“十三五”期间,湖南全面加速优化营商环境。长沙县、浏阳市、醴陵市、宁乡市、邵东市,跻身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江华速度”“泸溪现象”等众多地方探索,成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

过去5年,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省调整下放省级行政权力383项,先后公布20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湖南激发创新活力20条、芙蓉人才行动计划、长沙人才新政、减税降费等创新政策密集出台,为企业进得来、留得下、稳得住、有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截至2020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 488.84万户,较2019年底增长12.54%。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78.41万户,日增市场主体2148户、企业593户。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为敏锐,也最深刻。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为何依然有如此多的投资兴业者选择湖南?背后的信心来源正是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和不断加速的产业落地项目。

十三五改革成效

图片

图片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