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明网 记者 张移珍 综合报道
5天时间里,湖南理工大学3名学生接连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一段佳话;“编外交警”义务护学14年,因事故断3根肋骨仍义无反顾;“献血达人”无偿献血16年,还动员两个儿子加入献血队伍,在言传身教中传承最美家风……湖南各地的身边好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人间大爱。
身边好人凝聚社会正能量,凡人善举引领文明新风尚。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些凡人善举,让这些正能量更多地走到“聚光灯”下,用他们的故事温暖更多人,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善意。
5天3例
“热血男儿”携手捐造血干细胞
李扬(左一)和姚秀成为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龚海兵加油打气。
1月18日上午,在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湖南理工学院学生龚海兵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将会跨越千里送至上海,为陌生的孩童带去生命的希望。
“刚开始捐献时身体会感觉有些冷,过一会儿就会好,我们俩都恢复得很快,不用担心。”在龚海兵床边,同学李扬和姚秀成一直守护身旁照顾他。而就在几天前,李扬和姚秀成也分别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湖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主任张赞表示,5天时间同一学校3位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且还是同班同学同一时间匹配成功并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比较少见。
“勿以善小而不为,更何况这次还能挽救别人的生命,就更不能推托。青年人应有青年人的担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更应该积极奉献,敢于担当,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李扬说。
护学14年
“编外交警”断3根肋骨仍义无反顾
汤其雪在开展护学。
“没有人护学,家长、学生都盼着我回来。”1月14日下午3时40分左右,家住醴陵市王仙镇的汤其雪从家里赶到G106国道王仙中学路段,开展义务护学。
汤其雪是一名教师,3年前从王仙小学退休,2006年9月,离校回家的汤其雪在目睹一起两名学生遇车祸身亡的交通事故后,他救下定决心开展义务护学,守护学生安全上下学,被当地居民称为“编外交警”。
28天前,汤其雪在护学过程中被车撞伤,造成一根肋骨骨折,住院治疗12天后,他重返护学岗位。这是他第二次在护学途中负伤,2019年9月9日,汤其雪在护学过程中被一辆汽车撞伤,造成左胸部2根肋骨骨折,后住院治疗了2个多月。“负伤了,家人也支持我,他们认为护学很有必要。有人在学生集中经过的路段指挥、疏导,可以减少和避免悲剧发生。”汤其雪说,护学虽然辛苦,但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孝老爱亲
“星沙好人”为60多个“父母亲”义务养老
杨松青为老人削苹果。
在长沙县安沙镇,提起杨松青的名字,很多人都很熟悉。这些年来,长沙县青松老年公寓党总支书记、院长杨松青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温暖每一位需要被温暖的老人。12年前,还在从事幼教行业的杨松青,偶然间看到了一则“老人去世无人善后”的新闻报道,触动到内心,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不太理解的决定——倾其家产创办青松老年公寓,开始了他孝亲敬老之路。
饶奶奶想吃豆腐花,杨松青想办法买回;陈华芝爷爷想看军事报,杨松青就去市里买回来给他看……杨松青和妻子亲力亲为,倾情奉献,老年公寓开业不到两个月,二十多位老人慕名而来。
杨松青在关心养老院内老人的同时,还关心社会上一些失独家庭的老人。几来年,他认了60多个“父母亲”,承诺免费给他们养老,过节、过生日等节点,杨松青都会买上礼物登门看望,过年接到公寓一起团圆,给这些失独家庭的老人带去安慰,也让他们老有所依。
传承家风
“献血达人”无偿献血16年带动身边人
毕勇向小儿子讲述自己的献血故事。
“小刚,新闻上讲国家紧急调集武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浆用于救治河北的重症患者,可见血液对我们的健康有多么重要。现在我虽然不能再献血了,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下去。”1月18日,邵阳市新邵县新田铺镇长冲铺中学退休教师毕勇语重心长地跟儿子说道。
现年62岁的毕勇,从2003年开始,坚持16年无偿献血78次,总献血量达到2530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5次多,2020年再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9年初,毕勇还在新邵县红十字会签下了捐赠器官同意书。
除了自己坚持献血,他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拉入到献血队伍中来,用言传身教传承“奉献”的家风。大儿子目前在深圳工作,每年两次献血已成常态;小儿子毕志刚受父亲的影响也很大,在他18周岁生日那天,毕勇带着他来到市中心血站,用献血400毫升作为父亲送给他的成人礼物。21岁的他,现已献血10次,共计27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