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科医生是光明的使者,铁路信号设备就是列车的眼晴,24小时不间断的指挥着列车运行。在繁忙的京广线上,有这么一群“眼科医生”,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精湛的技术擦亮列车的千里眼。
衡阳电务段郴州信号车间郴州集中修工区负责以“难”著称的南岭隧道,南岭隧道全长6666.33米,隧道内信号机共10架,信号机对温度、湿度要求特别高,加上隧道穿越5处溶蚀洼地,长年积水,大大增加了信号机“患病”几率和“治疗”难度。春运如期而至,年味也越来越重,但对于电务人来说,一天也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主任医生蔡宪华:为“生病”的信号机“动手术”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加难熬,南方的冷是湿冷,潇潇的寒风夹杂着毛毛细雨,不管穿多厚,都能冷到骨子里。黑暗的隧道内净是水洼,一不留神鞋袜就湿个彻底,蔡宪华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的带着防护员徒步穿越隧道,去为“生病”的信号机“动手术”。
深不见底的隧道内只有头灯微弱的荧光,郴州集中修工区工长蔡宪华半蹲着身子,佝偻着背,将冻僵的手上下搓热,小心的探进信号机内部,信号机内部接线较多,戴着手套无法操作,他只有一遍遍的将手指捂热,这一蹲就是十几分钟……
道里的含氧量不足,潮湿缺氧,着干活久了容易胸闷头晕,“手术”完成后,蔡宪华缓缓站起身,用力地深吸了几口气,这才感觉好受多了。这是他当工长的第13个年头,丰富的经验让他练就了一身手到病除的好“医术”,春运期间任务繁重,安全压力大,南岭隧道里的设备交给谁他都不放心。
主治医生李旭松:架架信号机就像他的孩子
郴州集中修工区的李旭松他们要在春节前对信号机进行全面的巡视与检修,他负责担任这一组的“主治医生”。
夜晚的隧道显得格外孤寂,电台里每隔3-5分钟的通话声是他们最好的陪伴,因为上、下行天窗是分开的,他们经常一天要进两次隧道,天窗时间只有120分钟,光路程就有6公里。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来不及一项项的核对检修卡,信号变压器电压测试、灯端电压测试、灯丝转换试验,这些对李旭松来说已经像是吃饭喝水般熟悉。
别看这位“主治医生”对自己的“病患”如此了解,其实刚入路的时候,他也是个门外汉呢。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爬高柱信号机,四周都是一人高的杂草,蹭在皮肤上又痛又痒,好不容易爬上3米高的信号机,脚已经吓得发软了。”李旭松毫不避讳地说起当年的糗事,“太难受了,一身痒也不敢挠,只能咬着牙继续检修。”
这一架架信号机就像他的孩子,生怕它们生病,一定要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身体健康了他才放心。
验光医生王崇兵:“千里”把脉开“处方”
验光医生主要进行眼部基本检查、眼病初步诊治判断,大大缩短眼科医师治疗的时间。这就是郴州监控分析工区的主要任务,每天对管10个站设备的监测曲线进行浏览,发现异状立即通知值班人员及工区工长,及时准确地提供详细数据供室外人员参考。此时,监测人员若能一针见血地分析出故障点,则能大大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春运期间天窗少,“远程把脉”成为了诊断信号设备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
自监控分析工区成立以来,王崇兵一直扎根在此,工作36年来,处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故障,可谓是身经百战。多年的工作经验,早在他心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百科全书,设备一丝异状都难逃他的法眼。
一次,王崇兵在进行区间信号机日曲线浏览时,发现19253信号机1DJ电流升高,由于信号机位于南岭隧道内,无法申请天窗点外,只能申请抢修点进行处理,一分一秒都极为宝贵。王崇兵立即调出回放,对该架信号机进行“千里”把脉开“处方”。
“经过曲线分析及站场回放,确定是19253信号机点绿灯是电流升高,初步判断为绿灯灯泡主灯丝烧坏。”室外人员还未到现场就已经收到了王崇兵的“诊断书”,心立刻放下了大半,抢修点一给点,直接测量绿灯灯泡数据,果然跟“诊断书”一致,更换灯泡后电流恢复正常。
春运期间,京广线更加地繁忙,信号设备使用率更高。手术治疗、现场体检、远程把脉,这群“眼科医生”各显神通,共同维护着铁路”千里眼”的明亮双眸。(通讯员 欧莹 张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