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安到扶贫村——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唐渊明

2021-03-09 08:25:43 永州日报
作者: 万珂铭 编辑:陈小婷
字号: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有产权及无形资产交易部部长、驻祁阳县黄石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唐渊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唐渊明今年49岁。2018年,担任祁阳县肖家镇黄石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2018年、2019年分别被评为“优秀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2019年全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

搬家入村去扶贫

2018年3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扶贫点定在黄石村,身为一名党员,唐渊明毅然选择迎难而上,主动请缨,一头扎进扶贫村。

唐渊明初到村中,急于了解村情,每天早出晚归走访,饮食没有规律。他本来就患有的浅表性胃炎发作得更加频繁了,几个月人瘦了一圈,妻子见他每次周末回家都揉着肚子不舒服的样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妻子忍痛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与薪水可观的工作,两人把家安到了村里,一人扶贫,变成了全家扶贫。

面对种种困难与严峻的形势,加之有了妻子做后援,他带领扶贫工作队早出晚归,很多时候一身尘土半身泥,与村支两委多次分析、征询后盾单位和镇政府及村民代表的意见,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村出列标准“两保障、两完善”的脱贫标准,在一个月内便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并相继制订了《黄石村2018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祁阳县黄石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为黄石村脱贫攻坚战役规划出工作蓝图,确定了攻坚目标,夯实了阵地基础。

解思想治理之困

由于村支两委人员是从原三个村分别选举出来的,多少都带有“划地盘”“小圈子”思想,一些公共事务不愿做,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甚至不闻不问。唐渊明硬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通过开展党课教育,平时拉家常做工作,村支两委人员思想认识转变很大,积极投身扶贫工作,自愿当起了脱贫致富的“领头羊”。特别是村里的副支书蒋桂春,是由原来的村主任到现在的副支书,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工作上极为被动,动不动就是请假10天半个月的;而今,负责党建工作还兼职村里的保管员、食用菌基地的采买,一天忙得脚不停息,他却笑呵呵说:“还是忙点好。”

唐渊明创造性地开设了“扶贫讲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期培训,田间地头、竹林山岭、堂屋过道都是讲堂开课点,通过拉家常、心贴心的“授课”方式,给贫困户们灌输了大量的精神食粮。

增造血强体之能

黄石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田地极少。唐渊明发现村里耕地面积少,但山林、水资源丰富,且拥有一定的养殖基础。同时结合山区气温较低的特点,适合引进食用菌种植产业。于是,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集中几个养殖能人,成立了野香猪生态放养合作社,入股社员人均每年可增收3000元;引进食用菌种植产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新建年产50000包菌包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聘请25名贫困户就业,每年可给村集体增收8万元,每户贫困户分红800元的红利;建光伏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2020年又流转土地100亩种植了黄桃,3年后预计每年可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有了造血功能,体质自然增强,如今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一派欣荣。

三年的真心帮扶,虽然人黑了、瘦了,头发白了,然而村靓了、民富了。至2019年年底,该村122户4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高质量完成贫困村出列。2020年,全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250元。如今的黄石村不仅村支两委班子团结有力,该村还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示范村,模范村,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唐渊明舒心地笑了。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