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报翔。
红网时刻记者 李兵 通讯员 边源 报道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近日,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报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建设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省稳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较大改善了乡村风貌和环境。但也应看到,不少村庄仍存在布局混乱、特色缺失、品质低下等问题,“欧陆风”“哥特式”等不合时宜的舶来品普遍存在,乡村风貌与城市风貌雷同,村庄面貌“千村一面”,导致“乡愁”难觅,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正因此,何报翔认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契合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要坚持“一幅画”描绘。农村美要实现自然生态特色与人文环境营造的融合。一是留住自然的“貌”。对自然形成的植被、坡地、溪流等自然景观应尽量原貌保留,突出山水、植被、气候等地域特征,努力保护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二是坚守原有的“魂”。充分尊重自然环境、村庄肌理、历史文脉,在山水之间合理布局特色民居,展现千年农耕文明传统形态,延续村庄社会网络。三是构建本土的“形”。合理运用当地技术,尽量利用当地的石、木、竹等自然材料,按当地色彩习惯进行色彩配置;选用本地乡土树种,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加大对乡村能工巧匠的利用,活化传承地方传统技艺。
要坚持“一盘棋”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乡村风貌指引导则。一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把诸多风貌要素整合起来,建立多规合一、全域覆盖、分级分类的村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综合性、指导性的管控体系,提供乡村风貌优化引导,并为下一步各省各县市编制实施细则、政策文件出台等提供帮助。二是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综合提炼划定分区,顺应地域差异引领乡村风貌建设。建议按照地域特色综合分区,各区再按照风俗、文化、自然禀赋等精准定位,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格局。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主体相结合。建立国家指导、省市统筹、县为主体、镇村实施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机制,支持村民全过程参与乡村建设。
要坚持“一张图”引导。建立全国统一的乡村风貌建设管理平台,落实乡村风貌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一是全面开展特色村庄设计。构建“以乡村人居环境风貌为基础、村庄特色挖掘为重点”的内容体系,以乡镇为主体编制多规合一、简约实用的村庄风貌规划。二是全面开展特色民居图鉴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编印农房设计图集,全面推行农房建筑模板,结合地域差异对建筑形式、材质、色彩、装饰细部均提出明确要求,对整治提升类、保护修复类、地域特色类村庄分别提出具体举措,建设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三是加大农村建筑工匠培养力度。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的挖掘、培训,开展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下乡活动,选派规划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提升农村建筑工匠技能,打造稳定的农村工匠队伍。
要坚持“一道令”管控。以风貌管控“小切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提升”。一是坚持建管并重。充实力量,明确人员责任,压实市县、乡镇、村在建筑审批建设上的责任,严格把控乡村风貌特色,注重建设后的运营以及全周期管理。二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村级规划建设管理员制度,协助做好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配合落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四到场”制度。全面落实农村住房“带图审批”制度,村民申请建房时应提供设计方案或选择农房设计通用图集。三是加快制定出台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等强化管控的规章制度。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就一定能用无数的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何报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