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潮 百年颂丨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照亮湘西北地区抗战的一盏明灯

2021-03-20 09:23:39 湖南日报
作者:杨佳俊 编辑:刘飞越
字号:

1.jpg

2月25日,华容县东山镇白果村,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战地医院旧址。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铭刻】

石公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期间出现在湖南境内的一块主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它的建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湘西北地区,极大地鼓舞了湖南人民敌后抗战自卫的信心与勇气,在湖南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追寻】

三月,位于华容县城东北、地跨湘鄂两地的桃花山春意盎然。记者一行来到这里,寻访一段70多年前的红色记忆。

车行盘山公路,密林之下,阳光忽明忽暗,如同走进一条时光隧道。恍惚间,便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中央政府退至四川重庆之后,湘鄂边界地区成为敌我双方拉锯交战的战场。处于这一区域的湖北石首、公安和湖南华容3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这一带盛产的粮食、棉花,更是敌我双方争夺的战略物资。

1943年3月,侵华日军发动鄂西战役,石首、公安、华容先后沦陷。按照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华中局的既定方针,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党委作出了“准备由襄南向江南敌后发展,待机挺进洞庭湖畔”的指示。9月,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和中共石公华县委分别成立,杨震东任支队长、张泽生任县委书记。

1943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跃过长江,于12月1日抵达桃花山,进而开辟了以桃花山为中心,辐射石首、公安和华容3县的石公华抗日根据地。

为什么选择桃花山?原华容县委党史办主任郭清彬告诉记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基础好。其次,桃花山群峰耸立,古木参天,地势险要,便于隐蔽和游击作战。

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鄂豫边区得到扩大,为新四军进军湖南的敌后战场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点。同时,从南面钳制了盘踞武汉的日军,牵制了日军攻占常德的战略企图。

在桃花山半山腰的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战地医院旧址附近,记者看到一棵被围起来的参天古树。当地党史专家易文介绍,由于当时战地医院条件有限,有很多伤员的救治工作就是在这棵大树下进行的。这棵有着一千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

在开展游击战保卫根据地的同时,石公华县委和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还积极开展政权、经济、地方武装和思想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建设,以巩固新生的石公华抗日根据地。

石公华县委着手筹建抗日民主政府。按照“三三制”(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1/3)建政原则,成立了石公华县行政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民政、财粮、建设、教育、司法、动员6个科。县行政委员会在动员民众参加抗战、领导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石公华县委领导军民着力进行经济建设。县行政委员会召开干部大会,制定了合理的田赋税收,使税收走上正轨;同时,强调兴修水利,确保农业生产丰收。

在扩大武装方面,石公华县委除了不断充实和扩大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使其由1个连发展为5个主力连外,还大力抓起了地方武装建设。到1944年7月,根据地所辖6个联乡都先后建立了区中队,每个区中队约二三十人,各联乡所辖的乡也都建立了民兵基干队。这些地方武装组织,为配合主力作战,保卫和建设根据地起了很大作用。

1944年8月,石公华临时参议会成立。不少开明绅士、地主和资本家积极响应并踊跃参加,石公华地区出现了群众性的抗日热潮。

此外,石公华县委还及时开展根据地内文化教育建设。因陋就简创办了大量私学,解决农民子女的入学困难;组织人员编写了抗日教材,努力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发展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

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一直持续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部队奉命北撤,石公华抗日根据地宣告结束。

【感言】

石公华抗日根据地在四面受敌、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军民团结一心,坚持抗战,最终迎来了胜利。回望历史,凝聚前行的力量。今天,我们更加要坚定理想信念,以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勇于斗争的精神,无惧任何困难与挑战,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昂首迈进。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