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万物复苏的春天,乡村振兴的种子正蓄力发芽。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的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出版作品《立此存照》《扶贫志》一经问世,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书中所记录的脱贫攻坚故事以真实的感动带给人力量,也让人感受到蕴藏于山野乡村中的巨大能量。循着两本书的足迹,红网时刻记者深入探访书中故事发生原型地,采访故事主人公和主创团队,从3月15日起推出“你好,乡村振兴”系列特别报道,续写那些未完待续的乡村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袁思蕾 胡弋 蔡娟 胡邦建 魏玮 湘西花垣报道
2012年3月31日,矮寨大桥建成通车。在交通运输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的“交通+旅游+扶贫”模式推动下,“到湘西,游凤凰,看大桥”,成了去大湘西旅游的新理念。十八洞村距离矮寨大桥19公里,大桥通车一年多后,这里成为全球媒体聚焦之地。
从穷苦的山野苗寨,蜕变为现代化的景区型乡村,对这些年发生在十八洞村里的变化,施进兰感受深刻,“以前的十八洞穷得让人心痛,现在的十八洞幸福得让人心动。”而关于这些变化背后的故事,他每天都会和来十八洞村旅游的游客说起。
这些年,施进兰见证了十八洞村的变化,他的身份也跟随这种变化发生着转变。
十多年身份转变中见证家乡巨变过程
2005年,一直想和十八洞村贫苦生活“说再见”的施进兰,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家乡。他狠心告别了年仅9岁的一双儿女,和妻子一起远赴浙江打工,成了为谋生背井离乡的打工仔。
2013年11月3日,施进兰从出租屋的电视里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的新闻,当时月收入已经达到七八千元的他,又再一次下定决心,辞去工作,踏上归程,“外边再好,也不如老家。”
2014年年初,花垣县委抽调5名党员组成中国的第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进入了十八洞村。同年5月,村委会换届选举,施进兰当选村委会主任,就职时,他在台上喊出了“有钱没钱、拼上三年”的口号,将压在心底的那股志气喊了出来。
2017年,施进兰卸任村委会主任,却不减干事激情,他开始带领村民搞乡村旅游。从最初做义务讲解员开始,到后来有企业进驻十八洞村,整编了村里原有的义务讲解员队伍,现在的施进兰被聘为了花垣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村里的旅游讲解、接待方面的工作。
施进兰说,自己见证了十八洞村的一系列精准扶贫行动以及脱贫摘帽的整个过程,是实践者,也是全程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跟随探索者步伐续写时代精彩故事
《扶贫志》中,专门对十八洞村开启“精准扶贫”的过程进行了描写,还着重刻画了那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者们,其中,有两个人让施进兰印象深刻。
“一个是罗明书记,一个就是龙队长(书记)。”施进兰口中的两个人,就是花垣县委书记罗明和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工作队书记龙秀林。
“小到草木植被的栽培,大到产业规划,罗书记对十八洞村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细致关怀。”“龙队长(书记)既是我们的队长(书记),又是我们的老师,他把很多新的发展理念带到了十八洞,一步步带领我们脱贫致富。” 施进兰说,“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离不开这些领路人,他们既要带领百姓找准发展方向,也要懂得怎样凝聚人心,更要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从他们身上总能学习和领悟到很多。
一个火把点亮一个火把,不断传递间光明得以永存。
8年间,在一个又一个领路人的接力中,十八洞村的面貌日新月异。施进兰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时,带领村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统一思想;卸任后的他,带动村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
各方努力汇聚之下,从2013年至2020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1668元增长至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突破200万元,实实在在地为湖南创造出了“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的精彩故事,而现在,这个故事在创新与实干精神的传递和接力中仍在继续。
来源:红网
编辑: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