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邓永松 沅陵报道
故事回放——
一段红军的故事,几代人讲述;一座红军无名战士墓,几代人守护
4月3日,县里一些单位学党史活动要找村里的红军路,沅陵县北溶乡桐溪浪村老村支书周耀礼自告奋勇当向导。
在陡峭半坡上,一条被密林遮住的荒废小路出现在眼前,曲曲折折,一直通往山顶。周耀礼说,这就是当年红军小分队走过的路。
红军无名战士的坟墓在上山公路旁,四周绿树成荫,坟墓为椭圆形,岩石长满青苔。2019年经县老红色资源调查组认定,村党支部出资立碑,上写:“红军烈士墓”。
相距红军墓300米的路边,有一块巨石,正面平整,像天生的标语墙。周耀礼介绍,当年红军路过时,在岩壁留下“艰苦耐劳”4个字,宣传革命精神,字为白色,有碗口粗,村里很多老人见过,可惜日晒雨淋,风化掉了。
“字不见了,但红军故事永在,红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宝贵精神一定会传下去。”老周指着岩壁说。
1935年1月,贺龙、萧克率领红二、六军团在沅陵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吸收穷人参加红军。
驻扎火场乡的红六军团一支部队,为解决部队和群众粮食,突袭军大坪国民党驻军粮仓,血战不知溪,因敌军战斗力太强,部队连夜撤退,翻越北溶乡桐溪浪村贺界组,绕道大合坪乡去找大部队。
85岁的贺界组村民曹义香告诉记者,父亲在世时,常讲红军借宿故事:那天傍晚,一支20多人的红军小分队从岩门抄近路上山,谁知坡陡谷深,加至黑灯瞎火,又累又饿,看到半坡上有户人家,奔来找食宿。
曹家人以为土匪打劫,除曹义香姐姐曹荞妹患残疾,其他早早吓跑,躲进了山。红军告诉曹荞妹,不要怕,他们是红军,为穷人打天下。
老实巴结的曹荞妹,没见过世面,顺口就说,我腿脚不方便,家里没有其他可吃的,只剩一斗荞粉,如果不嫌弃,我给你们煮荞糊当夜饭。
就这样,红军20余人在曹家借住堂屋一宿。当晚,有个背膛负重伤战士不幸牺牲。第二天一早,红军匆匆离去。
小分队撤走后,曹义香的父亲、叔叔、哥哥等人回到家,得知是红军队伍,一家人找来木板,把牺牲的红军战士安葬在山湾里一个牲畜踩不着、水淹不着的地方。
村里89岁的老党员钟吉神,年轻时当乡村干部,常听父辈们讲红军的故事,多次带人祭扫和修砌红军烈士墓。据他回忆,这支红军小分队爬山涉水,来到山顶他们家所在的贺界组,打开一户富家粮仓,挑了两担谷,找人生火煮饭,结果发现家家“铁将军”把门。
这时,有人看到东屋正在坐月子的杨四妹,红军说明身份和来意,杨四妹二话没说,包好头巾,下火炕做事。
碾米无牛,战士用人力推,杨四妹正准备拿箥箕箥米,一位年长红军见她站在屋外,怕受风寒,赶紧从邻家取来竹垫,挡住门风,叫她在屋内做饭。小小细节,令杨四妹很暖心:“红军真是好人呀!”
红军临走时问杨四妹:寨子叫啥名?杨四妹回答:货家界。红军指挥员深情地说:“老乡,以后就叫贺家界吧,记住这里曾是贺龙、萧克领导红军路过。”
“贺界这个名字还是红军改的。”钟吉神老汉说,贺界三易名字——早前叫货家界,只因当地活像一只装满财富的货船而得名;红军取“货”“贺”谐音,改名贺家界;后来村委登记,变为贺界。
故事延伸——
一条红军标语精神,传了几代人;一腔红军情,感化了几代人
“贺界坡上桐花开,红军哥哥几时来?脱贫搬迁出大山,党的恩情记心怀……”
清明节前两天,已搬迁至县城太常易地扶贫安置区的钟生财又回老家,给红军扫墓,想起今天好生活,想起昔日红军苦,他深情地唱起山歌。
在桐溪浪村,像老钟这样不忘红军、替国守孝的人不在少数,每到过年过节,一些村民,祭完亲人,自发来祭红军战士,一祭就是几十年。
这两年,村“两委”重视红色资源保护,主动向县民政局申请认定“红军烈士墓”,出资立碑,恢复岩壁上“艰苦耐劳”4个红军标语大字。
“红军精神代代传。”村支书吴小平介绍,扶贫搬迁前,贺界人世代住在大山界上,下山4公里路程,出门陡坡,就医、就学,生产、生活等出行极不方便。
为改变条件,32户村民不等不靠不要,发扬红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3次筹资15万元,并投工投劳打通毛路,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全面硬化。
修上山公路时,村民们商议公路要不要从红军墓过?踏墓而过,线路短,凑钱少,但必毁墓;若避开,线路长,出资多,但保墓。
“红军用生命换人民今天安定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图小利,干忘本事,对不起红军呀!”钟生财等长辈极力反对,带头多集资,最后群众一致同意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