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殷先生发给中国(湖南)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汪倩的微信截图。
红网时刻记者 张盟 整理报道
记录者:汪倩,中国(湖南)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女,35岁,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时间:2021年4月6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是周二,结束医院的查房回到宿舍,终于有时间给通过微信进行医疗咨询的患者做随访,这时微信提示音响起,拿起手机一看,是一名在津巴布韦矿区工作的华人患者,他发来一封长长的感谢信,信的最后写道:“哪怕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我也感受到祖国的关怀和温暖,感谢医疗队对我的帮助,感谢。”看完之后,我的内心也是满满的感动,这真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第一次接诊殷先生的那天。
那是一周前的一个周日,晚上8点,晚饭后正是医疗队队员们洗漱休整的时间,手机铃声急促的在呼唤,看姓名是上周怀疑背部摔伤后肋骨骨折患者的陪人,刚想问是不是他的朋友病情有变化,他焦急的声音响起:“汪医生你好,我这儿有个从矿区来的病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5天了,正在来哈拉雷的路上,还有半小时左右到,您能帮忙看一下吗?”
津巴布韦的矿产资源种类多,采矿业很发达,但不对等的是矿区生活条件尤其艰苦,缺水停电是家常便饭,密林里更是毒虫遍布,传染病肆虐,一旦生病更是缺医少药,小病可以拖成大病。赶紧去操场上通知刚打完篮球正准备回宿舍洗澡的蒋嘉睿和李勇两位教授一起会诊,同时按照队内流程为接诊时的防护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开始大腿根上起了个小包,可能是虫子叮咬,后来同侧腹股沟淋巴结就肿大了,还伴有发烧,自己吃了抗生素和布洛芬都不起作用,今天人特别难受,走路都头晕。”殷先生告诉驻地医生,他上周在矿区遭遇了持枪抢劫,不仅经济受损,人也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之后连续多日精神恍惚,夜不能寐,脚步声犬吠都能让他从床上惊醒,没多久就生病了,淋巴结肿大、发热,矿区没有医生,他自行服药多日不见好转,反复发热、头痛、行走困难,今天同事驾车从矿区载着他奔赴首都寻求医疗帮助,正好其中一位华人之前陪朋友来医疗队求诊,便主动联系了我。
蒋嘉睿和李勇在空旷的户外就着手机的电筒仔细地检查腿部包块和腹股沟处淋巴结,基本排除皮肤软组织重症感染,并建议去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作为队内翻译,我帮助他与当晚接诊的当地医生进行沟通,第二天联系华人医院完善检查,并适当开展心理干预。根据患者检查结果,调整了抗生素方案,病情明显好转:头痛消失,发热停止,精神胃口也随之好了起来。三天后回访,患者已经完全康复,返回矿区开始工作。
就在我觉得这就是医疗队日常工作中很平常的一次接诊,快将之遗忘的时候,患者殷先生在矿区插着太阳能板写下了这样一封感谢信,我能感同身受他写每个字时心中充沛的情感,从医多年,我也收到过来自患者的锦旗和感谢信,但从没有一封让我有这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这一刻,我觉得自己的援非之行来对了!
我回复道:“谢谢您的来信,我很感动,我和我的队友们一起做了援非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作为一名援非医生,医疗队的一分子,感谢您对医疗队工作的认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为在津华人同胞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在津同胞提供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