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余宁山
编者按
生活条件好了,每个人都能“好好吃饭”。关键是,你真的吃得健康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居民的饮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高盐、高油和高糖的饮食习惯占据居民不健康膳食的重要位置。健康生活应从饮食上的“三减”开始。今日起,长沙晚报“三湘名医在线”版推出“舌尖上的健康”系列报道,希望每个人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与健康相伴。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吴靖
许多人都知道糖吃多了有害健康,但日常饮食中却离不开糖的身影,红烧肉、红烧茄子、蛋糕甜品、碳酸饮料……中国营养学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城市人群游离糖摄入有42.1%来自含糖饮料和乳饮料,含糖食物(饮料)吃(喝)得越多,发生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新兰提醒大家小心“甜蜜的伤害”,很多不甜的食物,甚至是酸的咸的食物都可能有“隐形糖”存在,健康饮食就要戒掉多摄入的糖。
事例 连续吃糖两个月,出现脂肪肝倾向
肤色暗黄、肥胖、慢性病……这些看起来并不相关的健康问题,背后藏着同一个“甜蜜的凶手”,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揭示了多吃糖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纪录片中,男主角在60天的实验期里要保证吃的食物低脂,摄入的糖不能来源于垃圾食品,同时要保持与以前相同的运动量。于是,他将健康饮食直接换成了高糖食品,连续60天他每天吃糖40茶匙(约160克),这些糖不是来自软饮(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饮品)、冰淇淋等甜食,而是来自低脂酸奶、麦片、果汁等所谓“健康食品”中的“隐藏糖分”。
60天后,他检查自己身体的变化,结果令人震惊:体重猛增8.5公斤,腰围涨了10厘米,还出现了注意力下降、疲劳、嗜睡、越来越爱吃甜食等症状,而且开始变得不爱运动。此外,看不见的内脏也并不健康,最先出问题的就是他的肝脏,ATL(谷丙转氨酶)超标,有脂肪肝倾向,而脂肪肝会造成胰岛素抵抗,继而导致2型糖尿病;血脂中的甘油三酯从0.08涨到1.5,有诱发心脏疾病的风险。
纪录片的最后,男主角戒了糖,回归正常生活,他的体重及其他不良指标又逐渐恢复了正常。
分析 过多糖分摄入可引起多种健康损害
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一年吃掉的糖达19.6千克,与30年前相比整整上升了5倍,平均每人每天的糖摄入量近53.7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城市人群游离糖摄入有42.1%来自含糖饮料和乳饮料;儿童青少年含糖乳饮料和饮料消费率在30%和25%以上,明显高于成人。甜味饮料是居民膳食中添加糖的最主要来源,喝得越多,发生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23个国家人口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该调查还显示,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的人要缩短10至20年,并提出了“戒糖”口号。
赵新兰表示,过多的糖分进入人体后,血糖含量过高会引起眼内房水、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如果房水的渗透压低于晶体的渗透压时,房水就会进入晶体内改变晶体形状,有可能诱发近视或加重近视;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形成牙菌斑;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易导致骨质疏松;过量的糖分会让皮肤产生糖化反应,导致皮肤发黄暗沉、松弛、毛孔粗大、产生皱纹,还会影响激素平衡,导致油脂分泌过多、痤疮加重;过量的糖会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引发痛风;高糖的加工零食会导致血糖波动大,甚至会引发神经递质失调及炎症等,影响情绪。
提醒 提防生活中各种“隐形糖”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我不爱吃甜的,怎么会吃进那么多糖?”事实上,并非甜的食物里才含糖。赵新兰表示,很多不甜的食物,甚至是酸的、咸的食物里都可能有“隐形糖”:
雪饼、鲜贝、虾条等膨化食品吃起来虽然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却不含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纤维。
多数人以为酸性水果的糖分少,其实有的酸性水果糖分更高。比如,猕猴桃有点酸,含糖量也达到10%;火龙果没有西瓜甜,含糖量却比西瓜高;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含糖量为10%至13%;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有柿子、香蕉、杨梅、桂圆、石榴等。
土豆、芋头等高淀粉蔬菜都含有“隐形糖”;白面包每100克含10至20克的白糖,这还不算面包中的淀粉含量;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里也含有糖,每100克约含15克糖。
此外,无糖饮料(食品)并非真的没有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每100毫升或100克食品中含糖≤0.5克就可以称为无糖食品。也就是说,无糖食品也可能含有少量的糖。即便没有额外添加蔗糖,无糖饮料(食品)也可能含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甜味剂。甜味剂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升高,过量摄入同样会增加肥胖风险。
建议 健康饮食要“戒掉”多摄入的糖
怎样控制糖摄入量?赵新兰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尽量不喝甜饮料,包括各种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果汁饮料、红糖水、蜂蜜水等,最好的饮品是白开水;选择牛奶、酸奶等产品时,尽量选择原味的;鲜榨果汁要少喝,最好直接吃水果;水果也不要一下吃太多,一天250克左右就足够了。
吃焙烤食品要控制数量,尽量不吃或者少吃面包、甜点、饼干、曲奇等甜食,自己做面包、点心尽量少放糖。
烹调食物要养成少加糖或者不加糖的习惯。比如,喝粥、喝豆浆、喝咖啡、喝茶不要额外加糖;做菜也要少放糖,尽量避免糖醋、红烧等方法。
购买食品时,注意看配料表,避免高糖饮食。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浆都属糖类,凡是“糖”字排在前几位的,无论甜不甜,含糖量都不会太低。配料表中除了明确写的“糖”之外,还有不少东西也是糖,如麦芽糊精等。核桃粉和芝麻糊同样如此,加工过程中一般会加入淀粉糊精等添加剂让其成糊。
赵新兰建议,对于喜欢甜食的人,想要一下子戒掉糖很难,不妨循序渐进。开始降低膳食中糖的摄入时,可能会增加对甜食的需求,这时不妨用别的食物来代替甜食,比如含糖低的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