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中前)在湖南美术馆门口向年轻学子讲解参观《湖南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的重要意义。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作为青年大学生,还是很受教育的,以前对脱贫攻坚‘一知半解’,来了这里,看到这些照片和介绍,真的太震撼了。”4月20日,与女友一起观看《湖南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的大学生史明接受红网时刻记者采访时说。
在湘江西侧的湖南美术馆里,史明和女友认真地观看《湖南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时而驻足细看,时而小声交流。
史明和女友都来自江苏省,2020年江苏省以102700亿的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
过去,这对从小生活在经济相对发达省份的“00后”小情侣,或许对于什么是真正的贫穷缺乏直观的了解,对于脱贫攻坚伟大的时代意义缺少深刻的认知。
“原来他们的生活这么艰苦,湖南的脱贫攻坚太了不起了。”史明说。
史明和他的女朋友正在认真参观展览。
八年来,湖南自觉扛牢“首倡之地”的责任担当,尽锐出战,全省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交出了“精准扶贫、三湘巨变”的湖南答卷。
湘西地区曾经是湖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民族文化多元复杂,经济基础薄弱。
如今,湘西州1110个贫困村已出列874个,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2018年的4.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229元增加到9183元。
而提到湘西的脱贫,就不能不说那些大山里的“土疙瘩”变成乡亲们致富“金果果”的故事。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仁才正是把“土疙瘩”变成“金果果”的重要推手。多年来,他和湖南农业大学的同事们一道,扎根湘西地区,为湘西猕猴桃的品种优化培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4月20日,在《湖南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现场,王仁才对新一届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讲述着“湘西猕猴桃”蝶变的故事,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年轻人。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立足三湘,服务三农”,在湖南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提供科技支撑、智力支持,为带动湖南贫困地区人们致富增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仁才教授(左一)向年轻学子们讲述“湘西猕猴桃”的故事。
“如今,全面脱贫攻坚胜利了,作为湖南农业大学的学子,应该着眼乡村振兴。今天来到这里,你们一定要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提升,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当你们奔向乡村振兴的每一条战线上、每一个战壕里时,你们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该做什么。”参观中,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意味深长地对年轻学子们说。
“这场参观太有意义了,未来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了更清晰的答案。”在湖南美术馆音影展厅观看了《大地颂歌》的一位大学生对红网时刻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