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蜂蜜,味道清香甜蜜,还做了一个小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是正品,也不愧本人对十八洞村的信赖,希望越做越好!”一个买家在淘宝小店“十八洞村土蜂蜜”真诚地留言评价。
十八洞村,地处湖南武陵山腹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西南部。全村仅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只有220余户人家,人口不到千人。
2013年11月3日,在苗家黑瓦木楼前的一块平地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21年2月,中国宣布消除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中创造了人间奇迹。
算精细账,扶贫策略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
100年来,中国人民从翻身解放到解决温饱、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以自己的发展对抗贫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锚定一个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
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那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6.8%。
他到村民石拔三家中看望,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还察看了她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算账”,成为精准扶贫最生动的诠释。不仅是贫困户的收入支出账,全国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能否精确到户,这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一项史无前例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国展开。2014年,扶贫系统在全国范围开展贫困识别。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
有了这本“账”,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
2016年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现场,“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十八洞村……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习近平总书记问道。“已经增加到3580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郭建群回答。
这一年,十八洞村彻底脱贫。
立下愚公移山志,十八洞村成为脱贫攻坚全国样板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之贫富,国之责任。
减贫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艰巨工作,实现减贫目标,领导人的情怀、意志和决心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手榴弹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贫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做。
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少数民族聚居村。
村民施成富回忆总书记当时的嘱托:“他希望大家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不要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
山沟沟里人均耕地只有0.83亩,怎么弄?想了差不多3个多月,最后想到了猕猴桃。为了发展这一产业,村里颇费周折。
人才、技术不够,远赴武汉,从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引来专家团队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地不够,探索出“飞地经济”,“引外援地”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建高标准基地;钱不够,与当地龙头农科企业共建果业有限公司。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代表全党作出庄严承诺。
猕猴桃3年挂果,2017年开始分红。2019年年底,猕猴桃产业收益金发放仪式上,936位村民收获118万元分红,人均1600元。
如今,除了猕猴桃,蜂蜜、腊肉、山泉水、苗绣等十八洞村百姓们自吃自用的东西,成了返村大学生施林娇的直播平台“带货”商品,也化作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实物象征,旅游业也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8年过去,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6.8%的十八洞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至2020年的18369元。
载入史册,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贡献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身着崭新苗服的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走上领奖台,代表全村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
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打赢这场“硬仗”,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对扶贫工作进行了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对推动这一历史进程功不可没。
实践证明,中国做到了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针对性,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能。
宣布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信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庄严记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