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一面旗。
翻开湖南史册,“共产党员”这个特殊群像,一次次在关键时刻展现担当、经受考验,一次次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7000多万湖湘儿女在党旗指引下攻坚拔寨、决战决胜,谱写了告别千年绝对贫困的奋斗凯歌。
强基层,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为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指明方向。
2018年,眼看就要脱贫的溆浦县北斗溪镇茅坡村,得了一顶“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这个让人“丢面子”的警告,问题只是病症,根子上是村党支部建设出了问题。
80后党员梁杰走马上任,担任茅坡村党支部书记。“党的建设不是虚的,更不能是软的。”梁杰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哪里出了问题,就从哪里补课。新书记内抓组织生活,外抓联系群众,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领乡亲们修路、拆旧、改厕、搞产业……
人心齐、民心顺。从“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到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甩掉“软弱涣散村”帽子,茅坡村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蝶变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脱贫攻坚,关键在党的领导。打硬仗,关键在党的基层组织。湖南坚持把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前沿,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抓组织整顿、资源下沉,凝聚决战决胜的强大力量。
8年来,全省大力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村干部“凡进必审”制度,推动新调整的党支部书记全部“一肩挑”,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以“打铁”精神筑牢脱贫攻坚的“桥头堡”。
“有廖仁旺当家,我们就有盼头了!”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党支部书记廖仁旺凭借经商多年的经验,带领村“两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展工业园土地出租,进行“三林”和土地托管,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收入一年一个台阶,去年达到433万元,闯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集体强”的发展道路。
8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通过“党总支+N”组织体系,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产业协会和产业基地上,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在村里面做事,一年能拿到万把块,年底还有分红。”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脱贫户汪太娥,去年通过流转土地享受分红和在村合作社务工,收入有了稳稳的保障。
作为衡东县“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示范创建单位,青鸦村以党建引领扶贫,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了油茶、脆枣、名优水果、花卉苗圃、大闸蟹养殖等5个产业基地。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最大限度激发贫困户“我要脱贫”的活力,做到了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的东安县大庙口镇韭菜村,曾是远近有名的省级贫困村。立足丰富的南竹资源,2019年10月,韭菜村党支部率先在全县开展“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试点。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村里办起南竹木加工厂,贫困户以南竹林入股,短短7个月,南竹加工厂就实现产值130余万元。
啃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党旗始终高高飘扬
打非常之仗,就要派最能打之人。
8年来,我省动员160万余名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出台驻村帮扶“二十一条”,按照“尽锐出战”要求,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
上阵“父子兵”“夫妻档”“兄弟连”……在全省帮扶党员干部中,甚至还有一家几口全上阵的。这些党员干部离开自己温馨的家,扎根大山深处,把困难百姓当家人,把脱贫攻坚当家事,用自己的行动,暖热了一座座村庄。
“肖队长驻村后,我们村里越来越好了。”安化县南金乡将军村村民口中的肖队长,就是益阳市住建局派驻将军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肖飞。
2018年3月,肖飞主动请缨,到将军村驻村帮扶。然而妻子在益阳市教书,孩子远在北京求学,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无人照顾。
为此,肖飞将父亲接到村里,一边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边尽孝心。在他的带领下,将军村党支部堡垒越来越强,村支两委成员带领村民发展生产脱贫增收。2019年,村里最后8户贫困户13人脱贫摘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和各级多次督查暗访中,将军村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在这场伟大的战斗中,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领广大群众,攻克一座座贫困堡垒,解决一道道发展难题。
“乡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村级党组织书记是脱贫攻坚的‘尖刀排长’。”谭泽勇辞去县烟草公司的工作,回麻阳楠木桥村,从村委会主任到村支书,把一个穷村建成了市级小康示范村。他打破地域界限,大胆探索由5个村党支部、276名党员参与的“连村联创、抱团攻坚”党建引领扶贫新模式,合力建设扶贫产业园,带领群众一起脱贫奔小康。
一只宽松的拖鞋、一只合脚的皮鞋,在株洲左江村、枧田村等贫困村的山间田野,留下串串一大一小的脚印。因为痛风病脚部肿大,株洲帮扶干部袁桂雄常年脚穿一大一小两只鞋这样行走。7年时间,袁桂雄转战全市4个帮扶点,在扶贫之路上,留下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坚实足迹。
脱贫攻坚难度有多大,三湘大地上的党员干部就有多拼。
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开完全县扶贫调度会,突发心脏病,永远倒在了脱贫战场;溆浦县委书记蒙汉牺牲前一天还在水东镇、大江口镇督办整改工作;桂东县青山乡副乡长方旋在乘车前往青山乡宋家村扶贫时,因路面湿滑,车辆滑落山崖,因公殉职;保靖县毛沟镇阳坪村第一书记龙俊,在去村里扶贫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生命永远定格在他帮扶的3个村村民心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脱贫攻坚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无数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践行初心使命,铸就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我也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父老乡亲做些事。”会同县炮团侗族苗族乡中心场村“80后”村民张先辉,在当地党员干部的感召激励下,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回乡创业的他说,在家乡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是最大理想。
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击鼓催征、接棒再战,湖南通过建立贫困村入党积极分子县级组织部门备案制度和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确保了每个贫困村至少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每2年至少发展1名青年农民党员,不断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党旗引领风帆劲,脱贫摘帽换新颜。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领导能力和致富带富本领,一支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正用铁肩膀扛起鲜红党旗,带领人民群众奔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