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历经8年奋战,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奔忙于一个个扶贫项目,张罗着一项项致富产业,攻克了一座座贫困堡垒,解决了一道道发展难题,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682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交出了“精准扶贫、三湘巨变”的精彩答卷,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大力宣传脱贫攻坚英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红网特集中推出“荣耀时刻”报道——
湘投集团驻科皮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斌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展示“先进集体”荣誉牌匾。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邓爽 长沙报道
4月30日,湖南召开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投集团”)派驻湘西州永顺县芙蓉镇科皮村扶贫工作队再度上榜,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表彰。
荣誉背后,是工作队三年如一日的驻村坚守,是扶志扶智行动和产业发展的立体式扶贫智慧,是把一个贫困村带上致富路变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艰辛付出。
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
科皮村位于永顺县芙蓉镇,村里有农户384户1288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430人,脱贫前,科皮村基础设施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经驻村工作队接力扶贫,科皮村经济状况和村容村貌得到了迅速提升。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斌清晰地记得入村的第一天,是2018年3月3日,“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们率先在永顺县提出并施行‘扶志扶智行动’”。这个扶志扶智行动,为一年后科皮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扶志扶智,怎么扶?
这支由4名“80后”党员研究生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在最短时间内摸清全村底子,和村支两委一道立足现实状况,想方设法推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制度和措施。
他们打破过去党员与群众、群众与群众“自顾自”的屏障,梳理编制了长达136页的《科皮村“五树五建”扶志扶智行动制度汇编》,构建扶志扶智行动体系发挥功能作用。在制度体系上,注重“评”的公正,构建评比到人、到户、到组的三级评比体系,让“五树五建”扶志扶智行动有统一的工作标准和开展程序;在参与体系上,抓住“人”的关键,注重做到人人参与、户户监督、村组争优,让群众有参与感和获得感。通过扶志扶智体系构建,实现了科皮村“人均一亩产业、每户一门技术”。
他们建立扶贫互助合作社,通过村支两委管理14个群众性自治组织,将全村群众纳入自治组织体系内,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发展没本钱、管理没抓手、干事没平台的问题。这样一来,生产性协会有效带动村民增加收入,公益性协会有效带动文明乡风, 2020年,建档立卡户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
湘投集团扶贫工作队与村民一起销售包装猕猴桃。
扶志扶智行动催生了大家的脱贫动力,工作队针对有一定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积极落实产业奖补、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使其养殖和栽种猕猴桃等产业规模达到确定的产业脱贫标准,实现产业托底脱贫。
另一方面,对部分劳动力或无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进行入股产业互助合作社分红,公益性岗位就业增收实现互助合作+兜底保障脱贫。扶志扶智行动,既增加了村民收入、拓宽了产业空间,还不断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形成了良好的脱贫致富气氛。
力推山区农业发展模式
科皮村有耕地面积2282亩,其中水田936亩,大部分为旱地,而林地面积超过15000亩,可开荒坡耕地面积约3000亩,属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武陵山区地貌。
驻村工作队入村后,面临贫困增收难题,怎么办?
工作队决定从土地上再做文章,因地制宜打造山区农业发展模式。
为充分释放土地活力,工作队除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583亩猕猴桃外,还结合村内致富带头人及村民家庭劳动力状况,发展村内生态禽类养殖,撬动村内养殖产业规模达20000余羽,带动农户322户,产值150万元。
科皮村猕猴桃产业喜获丰收。
驻村后,村里发展湘西黑猪养殖,规模达1000余头,带动农户达36户,产值500万元;稻花鱼养殖87亩带动农户34户,产值43万元;猕猴桃种植583余亩覆盖全村建档立卡品贫困户108户,带动农户77户,规模280万元;脐橙产业100亩,带动农户26户,产值50万元;烟叶种植411亩,带动农户70户,产值80万元。
此外,工作队还注重提倡“庭院经济”,如黄桃、枣树,既美观了村内环境,也给村民带来了看得见的收益。迄今,科皮村基本实现“人均一亩产业,每户一门技术”,各产业协会成立并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也水涨船高。
在乡村治理制度建设方面,驻村工作队聚焦科皮村“巩固脱贫、美丽乡村、基层治理”三个关键环节和十项改革试点任务,制定了《科皮村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改革试点方案》,加快推进科皮村承担的试点任务,探索基层治理中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明实践机制,探索巩固脱贫成效的产业利益联结运行机制,取得了喜人成效。
湘投集团积极对接驻点帮扶村开展产业消费扶贫。
巩固脱贫成果 让农民变“股民”
现在,“一村一品”猕猴桃特色优势产业覆盖了科皮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还发展湘西黑猪、生态禽类、水产、脐橙、中药材等种养殖特色产业。驻村工作队通过现代化乡村治理的探索实践,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在抗疫特殊时期,驻村工作队全体住村宿村,支持脱贫后的村民发展民宿服务市场。同时,克服疫情造成的外出务工困难,坚持用抓项目建设的效率抓扶贫,仅用26天时间,就完成了土地流转、平整、建设等工作,建起了百亩高品质猕猴桃产业园。
在投入和收益机制建设上,工作队也做了探索和实践。如在猕猴桃合作社推行资金变股金、土地资源变股金促进农民变股民,猕猴桃合作社每股500元,每亩土地折价500元,通过叠加分配股权保障持股公平的同时,叠加分配红利提振发展积极性,按照“固定保底分红”+“销售收入返利”方式分配红利,经营盈余提取村集体收益后,参与农户总收入即为“销售收入+固定保底分红+销售收入返利”之和,没有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的只享受固定保底分红。
工作队还注重选准致富带头人,现在,·猕猴桃、土鸡、大米、野生茶油、稻花鱼、葛粉、腊肉、腊肠等农产品品牌推向市场,全村农业产值突破1000万元,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突破12000元,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
湘投集团驻科皮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方面屡建奇功。
湘投集团派出的这支工作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坚持用企业管理的思维抓扶贫,如推出爱心公益积分制度,搭建“爱心超市”,完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等。
为了开阔视野,建立永续机制,湘投集团驻村工作队还帮扶建强村两委班子,组织全体党员走出大山,发挥先锋群体的责任感、使命感。
科皮村这些年获得了很多荣誉,顺利实现了贫困村向“示范村”的转变,湘投集团驻村帮扶工作还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全国驻村帮扶典型案例。当前,科皮村正在抓紧制定村里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乡村振兴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