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郭磊 陈敏杰 郭学远 永州报道
见到他时,他正在收集整理各单位上报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资料、建立管理台账。
“欢迎!欢迎!”他一口浓重的“道县普通话”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见我们到来,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安排我们坐下后,端上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香茶。“这是从老家山上摘的,纯天然无污染。”他很热情,个头略显矮小,朴实的着装,实在看不出是一名机关大院里的工作人员。
“目前正在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对于新一轮工作队的组建,各单位都很重视,有的打来电话询问,有的领导还主动来办公室咨询;坚守在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队,也不时致电了解情况……”他打开了话匣子。
他是道县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2018年11月,他从一个偏远的山区,被县委组织部抽调到县派驻村办工作,成为脱贫攻坚战役中光荣的一员。两年多来,他与扶贫工作人员一道,战斗在脱贫攻坚战役的最前沿,舍小家为大家,走村入户摸实情,为困难户和扶贫工作人员排忧解难,“5+2”“白+黑”是常态。由于工作突出,2020年度被评为全县“扶贫工作十佳标兵”、组工信息“先进个人”。
同事眼里的“老黄牛”
“邓主任最喜欢下乡了。”同事们戏谑地说。
平时,脏活、累活他抢着干,在同事的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老黄牛”。
自从走上脱贫攻坚的“战场”,他一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毫无怨言。
道县共有53个省定贫困村、64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面上村,散布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有的村在深山老林里“养在深闺人未识”,有的村地处两省三县交界之处“鸡闻三县”,有的村道路崎岖“山路十八弯”……
为了充分掌握扶贫第一手资料,尽快进入角色,更好地指导工作队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他不分节假日,不分晴雨天,每一个贫困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很多困难户家中,都曾有他的身影。
困难户眼里的“贴心人”
他一直把困难户当做自己的亲人。
一天,在入户走访时,他意外看到蚣坝镇蚣坝居委会的贫困户聂奶奶一家人哭得昏天黑地、悲痛欲绝。经询问,得知聂奶奶年仅40岁的唯一的儿子意外离世。聂家生活并不富裕。全家6口人,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儿子和媳妇外出务工,3个孙子(女)正在上学。雪上加霜的是,当聂奶奶和儿媳找保险公司理赔时,由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聂奶奶的儿子是意外死亡,保险公司只愿意赔付一万五千元。这点钱对毫无积蓄的聂奶奶一家来说,连安葬开支都应付不了。亲朋好友也拿不出个好主意,万般无奈下准备第二天抬着棺木,到保险公司去“理论”。
他立即意识到,如果不及时进行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他郑重告诉聂奶奶:“您老人家这个忙,我帮定了!”聂奶奶家人及亲友在他的好言安抚下,情绪才稳定下来。他马不停蹄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县城,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了情况。经过与相关单位协调,最终,聂奶奶一家拿到了政策规定标准的赔款。
“邓主任真是我们的贴心人!”直到今天,聂奶奶逢人便夸。
工作队员眼里的“好兄弟”
“邓主任是我们的好兄弟!”驻万家庄街道塘下村工作队队员戴宗辉心存感激地说。
戴宗辉的妻子患乳腺癌,术后正在进行保守治疗。祸不单行的是,母亲也因直肠癌动了两次手术。他知道后,及时向相关领导作了汇报,对戴宗辉等几名家庭遇到变故的工作队员进行了慰问。
驻横岭乡菖路村工作队员王志琦,因意外事故导致头部严重受损、昏迷不醒,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医院要求先交50万元。50万元对于家底不厚的王志琦一家,可不是个小数目,一家人可急坏了,无奈之下打算变卖房产进行治疗。他知道以后,带头捐了款,并将消息发到朋友圈和各个微信工作群里,发动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在他的号召下,大家纷纷解囊相助,手术预期顺利进行。
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待工作队员,他就像对待自己亲兄弟姊妹般。
两年多来,他安心扎根扶贫一线工作,为关心、鼓励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向领导提出建议20余条,与工作队员谈心谈话96人次,解决工作队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66个,参与走访慰问工作队员26人次。撰写了100多篇党建、扶贫方面的新闻稿件,被多家党报党刊、主流新闻媒体推介,实现了“古城道州新鲜事,三湘四水远名播”的夙愿。
“全面向乡村振兴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今后我将严格按上级要求,进一步督促指导驻村工作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奉献薄力。”他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