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23日讯(记者 吴公然 廖洁 刘玉先 潘锦 何青 卢欣 李赛凤)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5月23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专程看望了袁隆平同志的家属,转达习近平对袁隆平同志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
习近平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总书记的话在三湘大地引发强烈反响,受访者纷纷表示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弘扬袁隆平院士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苦练自身本领,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以实干实效继承袁隆平院士的遗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湖南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说,我们得益于袁隆平院士的多年培养,也是他的科技创新精神的受益者。虽然袁老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会一直激励我们前行。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发扬袁隆平院士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精神,牢记强农兴农使命,致力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确保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不懈奋斗。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伍树松说,袁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老师,让人钦佩的科学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人员、一名农大的老师,对袁老师的离去倍感沉痛。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不仅是对袁院士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激励,我们将秉承袁老师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刻苦钻研,为三农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健博说,袁老的家国情怀以及作为科学家的责任感已给我们树立了可以毕生追求的标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则更加坚定了我们脚踏实地、保持科研初心的决心。
中南大学教授徐海表示,对于袁老的离世,作为一名湖南的科技工作者,我十分悲痛。袁老让我最佩服的就是他扎扎实实地把科研写在中国的大地上,民以食为天,他解决的是老百姓最关注的吃饭问题,实现了土地的高产出。袁老把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湖南,是我们湖南科技工作者的骄傲以及学习的榜样。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根表示,在自己心中,袁隆平院士已不是简单的科学家,是科研精神的灯塔,做科研就要像袁老一样,脚踏实地,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社会进步,为民族未来,奋斗一生。
益阳市桃江县职业中专学校教师李灿明说,袁隆平院士去世,职业教育失去了一位伟大学者,深感悲痛。我们理应化悲痛为力量,珍惜粮食,努力工作,好好立德树人。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始终心系人民、情牵世界,诠释了何谓真正的‘国士无双’。”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国远说,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一代,亲眼目睹了在老一辈奋斗者努力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身享受着老一辈奋斗者拼搏留下的幸福生活,袁隆平院士永远激励着年轻后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把奋斗继续下去,不负时代,不负年华。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周嘉怡说,在2019年的开学典礼第一次见到袁老,就像小学从课本认识的他没有区别,一直那么年轻那么有干劲。当得知袁老离世时,大家都陷入悲痛之中,原来,袁老早已成为我们农大学子心中的精神支柱。他没走,他在稻田看着我们。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学生潘宁珊说,袁老不仅保证了人人有饭吃,同时在每一个国人心里种下一粒“安全的种子”,他的杂交水稻技术让我们相信不会再挨饿。岁月静好的时候,总有这样的国士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骄傲!一株穗,一抔土;一餐饭,一世功。袁隆平院士,一生辛苦,一路走好。
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小学德育主任侯蓉说,从老师到科研工作者,袁爷爷年轻时就立志要为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而努力。艰苦奋斗几十载,中间遭遇了多次失败,但是他从来不放弃,最终收获成功。“稻花香里说丰年”,谢谢您,袁老师!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教师,我会努力践行您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和未来花朵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