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袁老丨先生教会了我一辈子躬耕田野的科技精神

2021-05-26 23:14:29 红网
作者:吴公然 何青 编辑:张立
字号:

编者按:音容宛在,功勋永存;先生千古,国士无双!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忆袁老》系列报道,由袁隆平院士生前同事、朋友、学生讲述与袁老相处的点点滴滴,深切缅怀这一伟大科学家,告慰袁隆平院士的在天之灵。

讲述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建龙

5月22日的霹雳,刺痛了神州大地,我的恩师袁隆平先生,终究是真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日夜守候的田野。先生的伟大,世人皆知,倾一城之花,奠先生一人,这就是对先生伟大的最好诠释。时至今日,依旧心绪难平,过往的种种,占据了我整个的脑海,能成为先生的学生,是我这辈子最为荣耀的一件事,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余无先生无以至今日。

作为学生,先生教会了我一辈子躬耕田野的科技精神。他的一生,“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他永不知足的脚步,是精益求精的追求,亦是科学精神的生动注脚。作为学生,先生教会了我脚踏实地的追梦精神。先生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多次勉励我们要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负时代的担当。先生的一生,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真正的践行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学生,先生教会了我“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多年来我无时不以此勉励自己,多少次面对人生的坎坷,先生的话就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

犹记得2005年,我成为了先生的博士研究生,那个时候的先生已经是站在荣耀巅峰的“杂交水稻之父”了,可先生还是那样的平易近人、那样的治学严谨。无论多忙,也没有放松过对我的指导,对我的严格要求,从博士论文的选题、实验过程等各个环节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论文的每个数据,甚至每个标点符号、每个英文字母都会把关。先生对学生要求非常的高,学业的压力一度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是先生一次次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先生那幽默调侃的话语,“王总啊,最近学习怎么样啊;王总啊,开题报告准备好了吗;王总啊,你还要不要毕业啊...”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仿佛就在昨天,这些都是先生留给我的最珍贵回忆啊。

犹记得2018年,我们研发的优质杂交稻品种“桃优香占”荣获首届国家优质稻鉴评金奖,拿下杂交稻第一名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跑来跟先生汇报,先生由衷感到高兴并说道,这证明了杂交稻不仅可以高产更加可以优质,并鼓励我利用自身的优势继续专注优质杂交稻的研发,要让全国人民吃饱的同时吃好。近年来,弟子没有辜负先生的期望,在先生的关心和指导下,2019年“泰优553”获得第二届金奖,米质媲美泰国香米;2020年“华浙优261”更是以总分第一名力压所有优质稻品种斩获第三届金奖。三年、三品种、三金奖,产量是越来越高、米质是越来越好,先生的教导,弟子从未敢忘。

先生不仅关心杂交水稻的产量和米质,同时也很关注大米深加工及食用品质的提升。

先生千古,国士无双。您的精神风骨必将由我们后人接棒,永续传承,生生不息。

先生,您放心,作为一个湖南农业大学的老师,我将秉承您桃李天下,提携后辈的遗志,培养年轻人,让更多的人学农、助农,强农、爱农,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实现先生禾下乘凉梦。

先生,您放心,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将按照您的指示,继续开展高档优质杂交稻研究,牢记您“优质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的谆谆教诲,让杂交水稻高产、高产更高产;优质、优质更优质,实现您让国人吃饱吃好的愿望。

先生,您放心,作为一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者,我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开发力度,让您心心念念的非洲、东南亚等国家,更大面积种上杂交水稻,实现您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先生已西往,吾辈当自强,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何青 整理报道

忆袁老︱最后他是在歌声中停止心脏跳动的

忆袁老|袁老师在科技创新上的“异想天开” 给了我最大的启示

忆袁老|他言传身教,凡事亲力亲为,是良师益友

忆袁老|跟随恩师37年 最难忘他的创新精神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