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菁菁岁月,迤逦暖阳,春华秋实,时光飞逝。20年风雨兼程,20年砥砺前行,20年硕果累累,20年豪情满怀。在红网迎来20岁生日之时,红网员工和网友纷纷敲动键盘,讲述自己与红网的故事,或成长、或感动、或收获、或惊喜……
廿载栉风沐雨,廿载风华正茂。非常荣幸,能够在红网20岁生日到来之际,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聊聊我与红网一起成长的故事。
我与红网的故事还得从“红辣椒评论”说起。彼时,我初入大学校园,尽管对专业学习还处于一种懵懂状态中,但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想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课间总是积极主动到讲台前与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交流,或讨论理论问题,或就近期的时事新闻交换看法。大一上学期,王春玲老师给我们讲“新闻学导论”,这是一门新闻理论课,但在课堂上,王春玲老师的课件会经常将最新的热点时事和新闻理论相结合,一边讲理论,一边引导着我们思考,课堂经常是在讨论甚至争论中进行的,观点碰撞,激发起我的求知欲和表达欲。
一次课间,我又如往常一样去找王老师讨论问题,我问她如何较快地提升自己新闻写作能力,她告诉我:“红网最近在组织一个大学生评论比赛,你可以去参加参加。”就这样,红网第一次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印象。红网是个什么网?回到宿舍,我开始上网搜索,搜关于红网评论大赛的信息,然后找到了一则通告,是关于首届全国大学生时评之星选拔赛的参赛通知,按图索骥,根据提示,我在红网论坛上注册了账号,从此,正式开启了我的评论写作之旅。
说实话,初次投稿并不顺利,频频“死稿”也确曾使我心生沮丧,但也多亏了“死稿”,倒逼我去思考、去研究时评文体的写作章法。一开始,我完全不能领会“评论”的文体结构,因为此前并未接触过评论写作,虽然在高中时我有读报纸的习惯,家里也有订阅报纸,但没有刻意去辨别消息文体与评论文体的区别;初入大学,在专业学习上,我还刚刚处于懵懂和探索时期。第一篇作品投出后,并非石沉大海,惊喜的是,第二天,编辑老师在文末留言回复了我,指出我所写的不像评论,更像是新闻综述,其实接近新闻评论了,现象、原因分析、建议都全了,建议我看看同学们怎么写的,并勉励我,年轻人学得快,多看几篇就知道了!
编辑老师的留言和回复极大鼓励了我,使我恢复了信心,并成为我继续投稿的动力。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都成了“死稿”,直到第六篇,我的文章被编辑盖上了“推荐编发”四个大字,那晚,我激动得没有睡着觉。这是我人生中第一篇经过编辑把关后公开发表的文章,我的人生“处女作”!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在“红辣椒评论”刊发的,此后,人生中的多个第一次也是在“红辣椒评论”、在红网经历的。比如第一篇获奖的作品、第一次获邀参加红辣椒一年一度的佳作时评研讨会、第一次领略湖湘魅力、第一篇约稿写作,“红辣椒评论”实现了我人生中诸多第一次,通过“红辣椒评论”提供的平台,我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体会到文章被发表后以及侥幸入围获奖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有机会结识全国各地优秀的大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此外,通过线下研讨会,有幸结识了诸多业界评论大咖、前辈,在与他们的互动交流中,我获益良多。
从首届全国大学生时评之星选拔赛到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时评之星选拔赛,我有幸参与并见证全程,其间两次获奖,一次是大学生组的入围奖,一次是年度佳作入围奖。作为参与者同时也是见证者,我见证了红网如何把全国大学生时评之星选拔赛办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红辣椒评论”在高校新闻学子中知名度越来越高,并吸引着更多高校学子参赛。在“红辣椒评论”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区中,发现不少考研、考公的学子留言,他们将“红辣椒评论”的文章当做范文和拆解学习的案例,同时,“红辣椒评论”的一些文章也走进了评论教学的课堂,比如人大马少华老师就曾多次将刊于“红辣椒评论”上的文章作为教学素材。可以说,从我的观察来看,“红辣椒评论”不仅打破了评论理论教学与评论写作实践的天然隔阂,而且也搭建了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话和沟通的桥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补融合,构建起了一个以高校学子为主体的评论写作共同体、评论爱好共同体。
“红辣椒评论”历来注重培养时评新人,不少初学者在“红辣椒评论”从评论小白起步,后来走向了媒体评论员、评论编辑的岗位,走向了更大更有影响力的平台,因此“红辣椒评论”享有“中国时评界的黄埔军校”这一美誉。
“红辣椒评论”用一面看不见的旗帜汇聚思想大军,它所坚持的“草根性”实际上为拓展公民言论表达空间和丰富公民言论表达途径提供了诸多可能。为平民发声,为百姓立言,这是“红辣椒评论”的基因和底色,同时也为红网评论聚拢人气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辣椒评论”于我而言,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激扬文字、表达观点的平台,而且它也成为我关注和观察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都是围绕“红辣椒评论”展开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红网的编辑老师如田德政、张瑜、夏熊飞等,还有通过“红辣椒评论”聚集起来的大学生参赛者、评论爱好者们都提供给我诸多帮助,红网评论贯穿了我高等教育阶段的始终,我与红网结下了不解之缘。
通过回忆和梳理这六年来我与红网的故事,非常高兴的是,既见证了红网的成长,也看见了我的进步,相比于红网的成长,我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实在是微不足道。感谢红网给了我信心,为我的表达欲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平台,也为我观察中国社会公共言论表达的现状与大学生评论爱好者共同体的凝聚提供了一个窗口,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红网的发展,做一名忠实的“辣椒粉”,继续延续并书写我与红网的故事。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