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哽咽!5位院士专家座谈会上追思袁隆平院士

2021-06-25 22:50:07 红网
作者:李慧 编辑:王津
字号:

CD3AA5185C485F1FD355C03FAADA6E2A.png

6月25日上午,全省科协系统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座谈会在长沙召开。

红网时刻6月25日讯(记者 李慧)6月25日上午,由湖南省科协主办,省老科协承办的全省科协系统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座谈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老科协会长欧阳斌讲话,5位院士、专家作座谈发言,会议由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小明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省科协原副主席、原湖南省农业厅巡视员青先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马国辉,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泉塘子农技站站长李罗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原副巡视员蔡立湘等在座谈发言中,以亲身经历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袁隆平勇攀科技高峰的动人故事和先进事迹,溯源功勋科学家的高贵品质,追忆时代楷模的崇高风范。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邹学校:袁隆平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遗产不仅有杂交水稻还有科技创新精神

2019年以前,我一直在省农科院工作,在袁老师身边工作了33年,是省农科院培养了我,是袁老师培养了我,也是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的受益者和倡导者。

从1960年发现水稻天然杂种F1代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寻找,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目前的第三代超级杂交稻研究,袁老师从不停歇,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峰。为加速攻克三系配套难关,袁老师把辛苦育成的“野败”等珍贵材料分送全国18个协作单位转育,加快了杂交水稻研究进程。

老师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遗产,不仅体现为造福中国和世界的杂交稻研究成果,更体现为其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

青先国: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确立了高产、优质双重目标促进了水稻产业发展

1986年,袁院士提出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我被原省农业厅派到衡东县挂职办点,按照他制定的技术路线,加大了湘中湘南杂交早稻配杂交晚稻“双杂”种植模式和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衡东、醴陵、湘潭等县市实现了成建制亩产过吨粮,株洲市成为我国第一个亩产吨粮的地级市,为湖南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袁院士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战略家。他把水稻高产作为永恒主题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优质高效,在育种战略上确立了高产、优质相统一的双重目标,促进了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稻农收入水平。他针对我国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的情况,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即“三一工程”“第三代杂交水稻创新工程”“海水稻拓荒工程”。他在耄耋之年,还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国家大计,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的精神永留青史。

马国辉:袁隆平冲破权威理论的禁锢,创立杂交水稻三系理论

与袁隆平院士相处34年,有幸见证了他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科研奇迹。他一生专心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杂交水稻,他用一粒种子改变着这个世界!

1960年,袁隆平先生在他的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他认为这是一株天然水稻杂种。从而,开启了他的科技创新旅程。经典遗传学认为,自花授粉作物无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决心冲破权威理论禁锢。

1964年开始,他利用那个时代几乎原始的仪器,显微镜,对14000多株稻穗进行花药观察,他找到了划时代的6株雄性不育植株。1966年4月在《科学通报》发表了他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论文,大无畏地向权威发出了挑战,认为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1974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到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推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国家,为拯救人类饥饿提交了一份中国方案。

李罗斌:院士为劳模开车,平易近人

我是1985年认识袁老师的,到现在36个年头了。袁老师先后39次来我们农技站,从袁老师的三系到二系法,到超级稻,再到现在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一共引进实验和推广了292个组合。

袁老师虽是大科学家,名声很大,但他平易近人。

1998年9月的一天,我因事到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去,见袁院士正在办公。他见我来了,马上起身,又是泡茶又是递烟。我们聊起了当时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认为又是一个丰收季,我们讲得十分投入。忽然,袁院士兴奋地说:“李劳模,等下你坐我的汽车去看我的试验田。”我有些惊喜地说:“袁老师,你会开车了?”袁院士说:“等下子你一坐就会晓得。”说罢,领着我来到院子里一台小车旁,他让我先上车,自己才坐上驾驶座。

车子开动后,我和袁老师开玩笑说:“袁老师,我今天享受了最高待遇。”说得袁老师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说:“李劳模,你也去买台车,一台车只要十几万元,是自动档的车,不用挂档。”我们说着说着就到了试验田。

蔡立湘:袁老师坦言一辈子搞好水稻的高产就够了

1991年12月1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考察。关于杂交水稻研究经费申请,袁老师说,资金是一个永远稀缺的资源,经费按照1000万元的计划安排。

为了落实李鹏同志的批示,袁老师12月底约我商量任务如何落实。我当时提出,如杂交水稻的分子机理等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工作。袁老师听了说,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水稻杂种优势,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们可以单独立项,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是相比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的实际,更高产的杂交水稻组合选育,还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况且每个人一辈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只手不可能同时抓两条鱼,我这一辈子就主要搞好水稻的高产就够了。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