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国际一线城市”

2021-06-27 09:23:53 潇湘晨报
作者:刘建勇 编辑:高芹
字号:

0.jpg

滩头年画已走出了邵阳,走向了世界。图/新华社

“邵阳制造”参与影响着世界的经济。

1.jpg

“宝地”邵阳,有辉煌的过去,也有美好的未来。组图/邵阳市委宣传部

撰文/本报记者刘建勇

邵阳市人民政府的官网,介绍市情概况时,是这样说的:“邵阳,是湖南省下辖地级市,史称‘宝庆’。”邵阳人民对宝庆的怀念和不舍由此可见一斑。

宝古佬乘风破浪的哥哥们

资江上游、湘中偏西南的这片“宝地”,东南有越城岭逶迤,西和北有雪峰山耸峙,这片山环水复之地,最早有行政区划,是在西汉初年,长沙国的昭陵县即设在此处。今天邵阳人念念不忘的“宝庆”,最早面世,其实晚于“邵阳”。隋统一中国后,把昭陵改成了邵阳。隋之后的唐,在邵阳县的基础上设了邵州,和邵阳县同城而治。

邵阳改叫宝庆,是1225年的事。这一年,宋理宗赵昀登基,他把年号定为宝庆,把他从未去过的“封藩地”邵州升级成了宝庆府。“宝庆”这个名字,从此在这片土地上用了700余年,直到1928年,才让邵阳复位。但,1928年通车的全省第二条公路,仍沿用规划时的原名,叫潭宝公路。这是当时国内非常先进的一条公路,路面坚实平坦,这条路上的一些桥梁,今天还在用。

“……国无论东西,种无论黄白,苟遇天灾,圆颅方趾,莫不立于同盟军之阵线,与自然界为对抗之进行。古时交通未广,救灾恤邻,仅限禹城;海通而后,万里户庭,国际之竞争益烈,而互助能力亦与为正比例焉……”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亲写的潭宝公路碑文显示,这条公路是灾后以工代赈建的。这条公路的修建,大大方便了人和物出入邵阳。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历史从来就是在道路的两旁生根发芽的”。潭宝公路之前,邵阳或宝庆通往外界的“道路”,主要是资江。山穷水恶,挡不住邵阳人或者宝古佬创造出的辉煌历史——几根木头扎成排,便可以乘风破浪,出洞庭,闹汉口,下南京,抵沪上,再漂洋过海,把宝古佬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宝庆府,也让宝庆府里的人身在府中,也可以触摸到世界的脉动。

“国际一线城市”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魏源是邵阳隆回人。如今,一个机场、六个高铁站,这样的高配,让邵阳和世界的距离从没有今天这么近过,邵阳早就不止是邵阳人的邵阳,不止是湖南和中国的邵阳,当老挝人用邵阳人生产的手机打电话、骑上邵阳人生产的摩托;当尼日利亚的美女带上邵阳人编织的假发;当阿尔卑斯山上的原住民用上邵阳产的打火机;当加利福尼亚湾的游客从邵阳产的箱包里拿出泳衣,邵阳就不再是那个曾经非常偏僻的邵阳了。

“世界鞋都”“世界打火机之都”“中国发制品城”“中部箱包城”等称号纷纷齐聚邵阳;全球80%的纸质红包、70%的一次性打火机,全国60%的书包、40%的小五金夜以继日地从邵阳发往全国乃至全世界。

从参与世界贸易的情况来衡量,邵阳堪称“国际一线城市”,“邵阳制造”参与影响着世界的经济。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