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是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者不竭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陈珉颖 张兴莎 延安报道
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
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
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
延安宝塔历史存照。
1944年春,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陈毅创作了这首《延安宝塔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湖南机场集团推出长沙至延安红色旅游航线。红网记者从红色潇湘飞抵延安,从革命摇篮走向革命圣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
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居。
13年间,无数的进步青年,爱国人士,文化名人、国际友人和外国记者从五湖四海来到延安。“在那个年代,不管他们从哪里,要到延安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延安山丹丹红色文化培训中心教学助理高婷说。
1937年到达延安的科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写过一首诗:“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都要爬到延安。”那便是爱国青年为了抗日救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时的真实写照。
当人们历经千辛万苦,在黄土高原上远眺到高耸的宝塔时,常有人放声大哭。“这是有着真实记载的事情”,高婷说。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时期。13年的血与火,也让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
宝塔山是圣地延安的标志,也见证了延安的发展。传承着红色的血脉,老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化,富饶美丽的新延安。
来源:红网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