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建设生态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家园,坚守为民、惠民、便民的创建宗旨,永州市坚持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努力完善城市基础配套,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成就了永州天蓝、水碧、地绿、景美的生态格局。2020年城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1%、35.19%、11.8m2,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5%,主要水域100%的断面达到国家地表一、二类标准,总体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三位一体推动创建工作
永州市始终坚持把城市的各项创建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高规格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机构,由三区及规划、住建、生态、城管、林业、水利、园林等近20个市直责任单位为成员,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抓推进。通过对标对表,优化创建顶层设计,制订实施方案,细化部门责任,明确奖惩办法,在全市形成了政府领导协调抓、牵头单位重点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创建氛围,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责任体系。通过“半月一碰头、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一季一讲评”的方式,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全程督导,严格奖惩兑现。凡是工作推进不力、创建标准不高、季考排名最后的,一律在季度点评会上做检讨、亮黄牌、被约谈,以问责倒逼传导压力,推动创园任务的高效落实。
做好“三线”融合生态文章
为放大和延续永州的生态效应,永州市坚持围绕城市绿线、河道蓝线、生态红线“三线”融合做文章,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生态的承载力,通过标本兼治,促进城市、自然和谐共生。海绵绿地建设、立体绿化方面,实施了以育才路建设、市人防办山体修复等一批为代表的试点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排污口截流、黑臭水体治理、城区禁燃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扬尘、交通尾气、工业废气、黑臭水体整治等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全域排查清理、全面修复中心城区18处黑臭水体,有效强化了城市敏感区域的生态保护。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并重,有序推进山体、水体、废弃地、裸露地的修复,通过空间再造、生态再造,不断织补修复推动城市更新。近三年来,中心城区通过开展增绿提质攻坚行动、城市绿化月活动,累计修复受损山体、复绿裸露地块近300公顷。
打造惠民和谐民生园林
永州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绿化建设理念,推进园林绿化的社会性、自然性、艺术性融合统一,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建设,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绿色需求,让民生福祉变得更有温情和质感。
以“土地”换“民利”,积极盘活废闲小微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将闲置的城市边角地、零碎地进行再利用,建成了51个社区小游园和口袋公园,新增小微绿地面积近30公顷,形成了一批生态型园林、节约型园林新景观,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空间格局得以形成。
坚持以改促绿推动老区微更新。从2018年开始,市中心城区按照一个社区一名市级领导、4-6个市区后盾单位的模式实行联点共建覆盖,完成了活龙井、老渡口、长丰、下河线、福寿亭等一大批社区改造工作,实施了以建设小游园、完善基础设施、整治脏乱差为重点的民生微实事项目。
牢牢把握绿地的服务属性,积极推动单位庭院拆墙透绿“敞院”开放,通过合理添置健身、娱乐设施,让机关单位内部园林成为公共游园,打造了市交警支队、市妇幼保健院等一大批“进得去,留得住”的开放式、共享式园林空间。
着眼构建绿道生态系统,全面整合水系、公园、广场、绿轴等游憩空间,加强生态连接和相互贯通,中心城区形成了“两纵五横一环、多点呼应并往外发散”的绿道网结构。截至2020年底,永州市建成区共建成绿道101.5km,面积达19.65公顷,万人拥有绿道长度为1.72km。
坚持量力而行、科学而为,统筹城市公园建设。近五年来,中心城区按照规划,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通过合理设计,不挖山不填水,适度完善功能配套,先后实施了东山公园、白石山公园、张飞公园、人民公园、白萍洲公园、将军岭公园、宋家洲公园建设和怀素公园提质改造。
多方联动聚集创建合力
永州市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通过充分整合行政、市场和群众力量,着力构建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先后出台了《永州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永州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让城市绿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永州市作为全省首个对古树名木进行地方性立法的市州,根据《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对城市规划区内100年以上的686株古树名木进行了GPS定位,统一编号管理,建立图文档案,明确保护单位,挂置保护牌,落实保护和复壮措施,建立了市、街道、责任单位(人)三级管理体制,古树名木保护率为100%。为加强城市管理,做好“人民城市人民管”工作,市城管执法局注重培养市民的自觉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主动利用“你来拍我来管”开展有奖监督,极大地培养了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