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丨“非比寻常”万里情

2021-07-19 21:56:30 红网
作者:张盟 梁银华 编辑:张立
字号:

手术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影。

红网时刻记者 张盟 整理报道

记录者:梁银华,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室副主任护师。

时间:2021年7月18日

天气:

有这么一群人,正值壮年,在医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凡的成就,在国内,有优渥的生活条件和优良的研究环境,却舍下牵挂的家人和稳定的生活,奔赴到贫穷落后,疾病肆虐的异国他乡,做一名普通的援助医生,践行者一名医者的初心,诠释着医者对职业和人类生命的神圣承诺,用爱浇筑起友谊的桥梁,向非洲乃至全世界展示“医学无国界”的大爱精神,展示“爱和平,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

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2020年9月17号,跟随中国(湖南)第22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承载着中国梦的使命,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逆行出征,历经50几个小时的长途旅程,踏上了非洲这块神奇的大陆,开始了为期15个月的医疗援助和协助抗疫的双重任务。

在进驻的中塞友好医院,其规模及硬件设施相当于国内的乡镇级卫生院,但即便这样,也是塞拉利昂条件较好的医院之一,我们每天接诊很多病人,不少当地民众都是冲着中国医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远道而来,有人告诉我们,只要生病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医生。不过因为设备条件有限,在国内一个很简单的手术或治疗,在这里都变得困难重重,但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作为一名资深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我自己动手制作手术敷料、制作手术清洗装置,改造手术用操作台,提早储存大桶水以备用,因为停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每天上班随身携带的包里,一盏高亮度照明灯也是必备物品。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塞国人民。

一天下午6点多钟,我收拾物品正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一位手缠纱布的年轻人被人搀扶着走了进来,Amoor是一位基建工人,在工作中被强大撞击力伤到手部,当时血流不止,疼痛难忍,在朋友的建议下,简单包扎后,驱车4个多小时,从塞国边境赶到了我们中塞友好医院。队里骨科教授检查后发现患者左手小指已经完全粉碎性骨折,手部多处肌腱断裂,塞国骨科器械奇缺,依照传统的治疗手段,就是清创缝合后,用树枝或夹板固定骨折端,因此在塞国,罹患骨折意味着终身残疾或者失去生命。看着患者那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我们决定挑战极限,为患者做骨折内固定兼肌腱吻合手术,我们利用出征时在国际航班行李里托运过来的骨科器械、这边有限的物资以及手工制作的手术敷料,历时4小时,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手指保全,并且功能恢复良好。出院时,这位年轻人高高举起他的大拇指,对我们露出洁白的牙齿“Chinese good”,再没有比这更开心和自豪的时刻了,我们用精湛的技术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塑造了中国医生的中国气质,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除了救死扶伤,授之以渔,将中国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介绍给当地医务人员,也是我们医疗队着力投入的一项工作。中塞友好医院是我“娘家”湘雅医院的对口合作对象,从踏上非洲大陆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一直思考着怎么样既服务好当地民众,又培养本土人才,激活当地的“造血”功能,留下一支永不轮换的医疗队,我请教国内的资深专家,依据在湘雅医院的工作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队友的大力协助下,按照“湘雅模式”建立手术室安全核查、器械清点等核心制度,完善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洗手、巡回护士职责及值班制度,优化手术室布局,并在“WhatsApp”上建立手术室工作人员群,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规定每周一次的科室会,每周一次的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们的各项操作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我的培训理念也得到了塞方院长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为传播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973年,湖南派出的第一支医疗队到达塞拉利昂,经过前辈们四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成为塞国兄弟健康的守护者,中塞之间友谊的传递者,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张友好和善的名片,中国外交的一张金子招牌,作为国家和平大使形象为塞国人民提供健康保障。我们在当地是最受欢迎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朝我们竖起大拇指,说“China”,还有的人追着我们用中文说“谢谢,谢谢”,这样深厚友谊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在做支撑和依靠,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从没忘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用实际行动去支援和帮扶第三世界国家。援塞近一年来,从湘江之滨到大西洋畔,我们中国医疗队员早已将片热土当做我们的“第二故乡”,与这个兄弟国家人们之间的感情,变得情深义重。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