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吴金术:一生只做一件事——当人民的好医生

2021-08-17 13:46:50 红网
作者:张盟 何青 周瑾容 编辑:高芹
字号:

编者按:今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为展示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致敬所有平凡而伟大的医生,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明”医》系列稿件,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4_副本.jpg

吴金术在查房时与患者相互点赞。

5_副本.jpg

吴金术教授为患者做手术。

6_副本.jpg

吴金术教授在基层医院讲课。

红网时刻记者 张盟 何青 通讯员 周瑾容 综合报道

每每谈起肝胆外科的发展,他就像一个说到自己孩子的父亲,充满着自豪和幸福。而说到他光辉的肝胆“履历”,他所创造的世界之最,却只淡淡地说:“我是一名医生,一名党员,为没有理由不为人民服务!”

他是一位医者,他对自己的近乎严苛就是对病人的极致深情;他是一位师者,他对学生的毫无保留就是对专业的无限追求;他是一位仁者,他倾尽毕生的心力、情感,完美演绎了一个医学大家对生命的高度尊重。

他,湖南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金术教授。六十多年从医生涯,弯了腰身,白了头发,却让无数的生命重回人间。他抱定赤子之心,坚守医学誓言,一生专注,只做一件事,就是当人民的好医生。

“当医生没有巧,就是从望触叩听开始,一步一个脚印”

1957年,吴金术考入湖南医学院,开启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医学之旅。毕业后在偏远的湘西自治州一呆就是13年。当时条件异常艰苦,为掌握解剖结构,获得第一手资料,常常半夜起来到停尸房解剖尸体;经常是边看图谱边进行手术,很多成功的手术就是这样摸索出来的,在当时缺医少药的年代,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成为“湘西第一把刀”。1980年随援外医疗队远赴非洲,他做了很多漂亮的大手术,当地人无不翘起大拇指说:“中国doctor,very good!”

回国后,他调入湖南省人民医院,这所创建于1912年的湖湘名院,成为他生生不息、茁壮成长的坚实土壤。1983年,他开始组建肝胆外科。从3张病床,3个人,靠胆囊切除、总胆管探查起家。当时国内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高达72%,一个病人再手术次数最多达19次。一到休息日,他就带着同事骑自行车到乡下当“代班屠夫”,在农民的猪栏边杀猪解剖,终于找到了8条入肝途径,总结出了1~3级肝管切开技术,最终发明了名震全球的“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一举破解“肝内手术肝外做”的症结,使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下降到17%。

短短30余年间,肝胆外科已发展到拥有8个病区、300多张病床、年手术10000多台次的国内最大的省级肝胆医院。吴老常说,医学永无止境,我们要做的只有攀登。虽名扬海外,虽著作等身,虽“身怀绝技”,他一刻也没有停歇,而是把目光瞄准世界最前沿。

“我多做点事,多吃点苦,病人就会少受点痛苦,学生就会少走点弯路”

从医一甲子,吴金术做了各类手术4万余台。他的人生轨迹,几乎定格在医院和家两点一线。他的家就在安在医院附近,为的是“能最快地赶到医院”。他没有手机,不参加任何交际应酬,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但病人和学生随时可以找到他。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吴金术教授,至今仍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参加交班、查房。肝胆医院现有8个病区,5层楼,每个病区的疑难危重病人,重症监护室的特殊病人,他是每天都要去查看一遍,看完了就去手术室,每天要做2-3台大手术。几十年来,中餐都是在手术室吃工作餐。做完手术回来,办公室外面每天都排着长队,都是慕名而来的病人或者碰到难题的年轻医生,他都要一一接待。他的身影,他的声音,对于病人来说,就是希望之光;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智慧灯塔。

吴金术终日操劳,呕心沥血,却一生淡泊名利,安于清贫。他曾多次拒绝其他医院年薪百万、别墅、专车等邀他加盟的诱人条件,从未收过病人一分钱的红包,给贫困病人的捐款不计其数。除繁重的医疗和医院管理工作之外,他每天坚持写作3000字,已出版16部、共计1300多万字的专著。他拍摄了7万多张手术照片,制作了1000多部手术影像资料,他把这些宝贵的资料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学生和各个兄弟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生们。他还将所获得的奖金设立“吴金术科技奖励基金”,奖励那些贡献突出的中青年医生。

他在生活上苦行僧一般无欲无求,在工作上如千里马一般奔跑不歇,他的追求与乐趣,只在对技术永无止境的求索和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在一个物质繁盛的年代,他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

“医生要时刻想到病人,而不是首先想到钱、名誉和要承担的风险”

“能被病人所需要,是我最大的快乐;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成功。”吴金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2010年5月,接到沅陵某医院的求助电话时,他刚从一台大手术上下来。他没有一丝的犹豫,全然不顾古稀之龄,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即刻启程。当时天气恶劣,下着倾盆大雨,能见度不足50米,路上接连发生了4起车祸,经过6个小时的车程,连夜赶到沅陵,一下车就直奔手术室。借助手电筒照明,将因外伤造成胰头、十二指肠碎裂,肝破裂,6根肋骨断裂的农民李本省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2011年5月,吴金术率领省人民医院“心连心”医疗分队来到对口扶持的炎陵县人民医院,正遇上一位怀孕8个月,因胆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母子危在旦夕的陈姓农妇病人。他力排众议,亲自主刀施行手术,挽救了母子两条生命。

2013年7月,吴金术站上手术台近20小时。这次的病人胡女士因两次胆囊手术造成胆道损伤,门静脉、肝右动脉损伤,右肝缺血,反复出现寒战、发热、呕血、便血,为了治病先后就诊于5家省内外一流大型医院,花费200多万元,但均因手术难度太大而未能接受手术。这台手术用于缝合的普通丝线就用了40包,特殊的带无损伤小针的丝线用了近50包,仅用止血钳夹血管这样的动作至少上万次,吴金术带领的5名手术组主力成员没有离开手术间半步。直到手术的“主体工程”接近尾声,吴金术才被众人劝说下台休息。此时,他的双腿已经肿了起来,眼睛严重充血。这些不适,直到一个星期后才消失。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每次接到求助的电话,吴金术就像接到指令的士兵,再累、再远、再难也没有阻挡过他的脚步和要救病人生命的信念。

一次因身体不适,吴金术在做检查时突然出现心跳呼吸暂停,经过气管插管、吸氧等抢救才苏醒,医院领导和同事们把他送进了重症监护病房,“命令”他必须住院休养。在病床上躺着,心里还想着病人。苏醒后不到两小时,他就开始过问当天的手术病人情况,在病床上看片子,阅病历,指导治疗方案,对照顾他的年轻医生和护士进行讲解和分析。第二天早晨,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站到了手术台上。

而今已年过八旬的吴金术,仍然奔波忙碌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他的“肝胆”医学马拉松,永不停歇,一直在路上。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