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藏在长沙米粉里的安全密码

2021-09-03 10:01:07 长沙晚报
作者:周辉霞 编辑:江雪
字号:

刘建桥是长沙银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只要在厂里,他就会驻足在自动化生产车间,看着米磨成浆,蒸煮冷却后变成1.8厘米厚的粉皮。他最幸福的日常是,取一把刚下线的米粉,放到开水中烫两分钟,盖上最简单的肉丝码。在他眼里,这碗软滑有弹性的肉丝粉,能让神仙都坐不稳。

如今,刘建桥在中海工业园建立了米粉工厂,有12条生产线,是湖南省最大的米粉生产商。他还是常常想起多年前在岳麓区经营米粉小作坊时的情景。他一步步从小作坊做到智能化工厂,也见证了长沙市推进米粉行业由作坊生产走向规模生产、由无序生产走向标准化生产,长沙市民嗍粉幸福感不断增加的过程。

重拳治粉,作坊经营走向标准生产

刘建桥办到长沙第一张米粉生产证时,长沙的米粉生产主要是黑作坊式的非法生产。

做米粉,需要大量的水,还要进行排污处理。为便于抽取地下水来降低成本,躲避职能部门的检查,当时长沙的米粉作坊主要分布在岳麓区金星大道、雨花区长托村和开福区浏阳河大桥一带,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很难说得上安全、卫生。

更让监管部门担忧的是米粉生产过程中的非法添加。2015年,当时的湖南省食药监局和省质监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米粉产品质量抽查数据显示,米粉出现的不合格问题,主要是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米制品普遍容易腐坏,为了延长米粉的保质期,也使米粉卖相更好,添加二氧化硫可以漂白、防腐和抗氧化,是当时行业通常的做法。”受访的业内人士介绍。人体摄入大量含二氧化硫食物,会损坏肝脏。因为这样的行业生产状况,当时媒体常常在报道中以“毒米粉”之类的词语来介绍米粉行业。

规范行业生产,让老百姓端上一碗放心米粉,当时既是民之所盼,也是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

一方面是重拳整治。长沙市质监部门、食药监部门都将专项整治米粉黑作坊作为每年的重点行动之一,针对米粉生产非法添加等行为进行严打重处。

更重要的是有序引导。针对米粉生产标准缺失、米粉生产作坊转向规范化生产的难点,职能部门着力对米粉加工生产工艺进行量化、细化。2016年,《湿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出台,明确了米粉生产场所功能的划分,对企业生产设备条件提出了基本要求,统一了米粉的制作标准,推动了米粉生产由黑作坊向工厂化生产的升级,长沙人端起的那碗粉有了食品安全保障。

实力“护粉”,全链条守护米粉安全

“摊位装修成橱窗式,还专门添置了空调、冰箱,档口的标牌特别打眼,顾客一进市场就会看到我们的这个店,摊位的销量比以前提高了两三成。”李建明和邹艳两口子二十多岁时就在天心区一家农贸市场经营米粉摊,尝试着将摊位升级到米粉、湿面和豆制品冷链销售门店后,他们对于长沙米粉安全的变化有切身感受。

每天早上6时左右,李建明就开始忙碌了。不同于过去要自己去拿货,现在是冷链车将米粉送到店门口。而每天黎明时分,冷链运输车就在银洲米粉工厂外排队等候装车,冷藏车里装有温度计和温度记录器,可实时查看车厢温度,天气再热,送到各个市场和超市的米粉,都以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保持着最新鲜状态。

如果说,米粉在源头生产环节通过标准化生产走向规范,是长沙米粉行业升级转型的起点,那么从源头生产一直延展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护粉”,确保了市民餐桌的这碗粉安全、健康、美味。

长沙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持续推进放心早餐工程建设,近年来投入3.42亿元,建成了9个豆制品集中生产加工基地,引导吸纳275家小作坊进入平台,对包括米粉、湿面和豆制品在内的食品进行集中生产、冷链配送、冷藏销售,通过强化全过程的监管,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同步在全市农贸市场引导建设300个冷链销售示范门店,引入全程冷链运输和销售模式,确保长沙市民能就近购买卫生、健康、营养的米粉、豆制品。

这就是藏在长沙米粉里的安全密码,你品尝到了吗?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