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通讯员 邓生祥 黄静 记者 何雨杏 郴州报道
错落有致的村落焕发秀美风姿、星罗棋布的革命足迹闪耀着红色光芒、蓬勃产业染绿了山坡田野.....秋日艳阳下,群山环抱的湖南郴州汝城延寿瑶族乡寿水村,红绿相映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卷。
地处罗霄山脉腹地深处的寿水瑶族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621户2080人,总面积1.5万亩,其中耕地1685亩,林地面积1.2万余亩。在此生生不息的瑶胞,幸福模样动人心弦。
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寿水村金星寨古木参天,山脚下开国上将李涛故里辉耀着红色光芒。
革命足迹密布,辉耀着红色光芒
磐石嶙峋的金星寨上,簇簇参天古木葱茏茂密,犹如撑起一把把翠绿巨伞,倚傍着新坡自然村。小山边,几排整齐有序、黄墙灰瓦的湘南古民居,构建起两千多平方米的“李涛故居”。溪水潺潺、蝉鸣声声,增添了不少清新活力。
李涛出生于1905年9月,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任汝城县总工会委员长兼工人武装纠察队队长;1927年,参加工农革命军,与朱德的部队一起,参与“湘南暴动”筹备工作;1934年,参加了长征;1937年,任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处长等;1945年,任军委作战部部长、党委书记兼一局局长等,因超强记忆和能力,被誉为“活字典”“活地图”。
李涛戎马一生,功勋赫赫。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将军故里”的红色标签,自此贴在了寿水村上,连同镌刻在石碑上的亲笔题诗和亲手栽种的两棵苍劲松柏,让红色成为了村庄的最亮色。
开国功勋宋裕和故里,位于汝城县寿水瑶族村宋家组,映染着村庄红色底蕴。
不远处,仅为一路相隔的宋裕和故里,极富湘南民居特色,同样诠释着另一位开国功勋的历史荣光——
1926年,宋裕和投入农民运动,并任农民第八区(延寿)农协筹备委员,兼区农民自卫队大队长。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并任中央军委总部三局局长。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新四军军部军需处副处长、处长、后勤部部长。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司令员、华东财政委员会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被中央军委领导誉为“总后四大金刚”之一。
修房子、布展厅、建广场,当地以旧修旧复原场景,不遗余力彰显弘扬红色文化。两处故居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核心景区的重要景点,红色底蕴愈发厚重,革命光芒熠熠夺目。
汝城县寿水瑶族村青翠山坡上,一树树油茶林挂满了沉甸甸的致富金果。
绿色产业蓬勃,牵牢瑶胞致富路
巍然高耸的青山葱茏滴翠,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挂满了沉甸甸果实,在这片因助力脱贫增收建起的茶林地,不时有村民到来除草施肥,加以管护。
“不久后可采摘榨油了。好山好水出好油,寿水茶油因品质好,每斤卖到了80元。”新坡四组67岁的李改俭,从2016年开始,以每年1.4万元酬劳从事茶林管护,还担任着村里月薪600元的公益保洁员,脱了贫,日子滋润着。
“现在有吃有喝,不愁没钱花,很幸福。”目前,李改俭居住在80平方米的平房里,去年利用村里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竞标到一块土地,打算为未婚儿子建一栋两层新式住房。
寿水村新坡四组67岁的李改俭,身兼村里油茶林管护员和公益保洁员,劳作过后回家休憩,一脸舒坦。
从连绵婉转的山峦沟壑中,清清新坡江破山而出,似一条玉带缠绕在寿水各村落,淌过沃野阡陌,浇出了绿意盎然的一村产业。一垄垄蔬菜瓜果飘香,一丘丘中稻低垂起泛黄谷穗,一片片插播不久的晚稻郁郁葱葱。
寿水村中村四组李解贱,今年69岁,仍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双季稻种植大户。尽管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但受种粮惠民政策激励,他去年与人合伙种植了158亩,获利7万元。今年,他胆子更大了,携手老伴独自承包了240亩耕地,租用旋耕机、收割机等现代农机,插播季请工20多人,常年雇请4人从事田间管理,在茫茫田野中耕耘丰收希望。
寿水村中村四组年近七旬的李解贱夫妇,种植240亩双季稻,在乡村干部扶持下,对产业致富信心满满。
“别看我年岁已大,有了乡村支持,仍然很有信心做好产业。”李解贱介绍,种稻不仅有奖补,乡村干部还在土地集中流转、种植管理培训、整修机耕道和改善灌溉条件等方面做足功课,帮村民将各类产业发展起来。
寿水瑶族村沃野阡陌间,生机盎然,稻浪滚滚,展露出丰收希望。
目前,寿水村种植水稻1273亩、油茶林230亩,发展生姜、朝天椒、艳红辣椒、金银花、升麻等经济作物300亩,同时还建立起了合作社1个、作坊加工厂6个。产业绿了田野,富了群众口袋,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元。
农旅加速融合,红绿相映幸福来
寿水村虽然离县城28公里,紧邻延寿瑶族乡集镇所在地,毗邻国家长征公园青石寨核心展示区。村内村外旅游人气的日渐火爆,催生出了农旅融合快速发展的新业态。
寿水瑶族村将军故里酒店,打造了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样板。
在县道贯穿而过的商贸街,一处“将军故里”酒店傲然屹立。今年51岁的老板宋会生,是宋裕和的侄孙,在村里当了多年的红色讲解员。今年5月,他顺势而为开起了民俗酒店,把曾在成都、深圳等大城市从事多年厨师的儿子召唤回来。
“半条被子”军爱民,“一张借据”民拥军,从店里墙壁上一处处装饰绘画,到琳琅满目的民俗物件摆放陈列,到处都弥漫着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四层楼的建筑里,可供100人同时就餐的各个包厢和11间民宿房,全都以当地红色景点命名。最引人瞩目的是,店里还存放着几十套红军服、瑶族服和木壳枪、斗笠、草鞋等红色道具。
“这些道具,是镇店之宝。”宋会生介绍,他不仅免费提供给乡村干群表演瑶族文化和红色故事节目,自己也积极参与,在“一张借据”情景剧中饰演红军排长。特色节目在各级各类表演展演中屡获殊荣,也带来了络绎不绝的一波波游客,有省内长沙、郴州等地的,也不乏广东、江西、新疆等外地远客。
寿水村将军故里酒店老板宋会生,为远道而来的长沙警察学院学生讲红色故事。
今年7月初,长沙警察学院十人团队,一来就是十多天。他们吃住在店里,听宋会生讲红色故事,还穿上鲜艳瑶服,学习跳瑶族舞,自编自演“一张借据”剧目。在此,他们不仅畅享瑶族美食文化,也受到了党性初心教育,收获满满,恋恋不舍。
开张以来,酒店每天都有游客来,店里生意红红火火,仅餐饮这块每月收入不下两万元,足以保障4名从业人员的工资,这令宋会生很是开心。“传播了红色文化,还在家门口稳稳当当增收致富。”
在寿水,农旅融合“换挡提速”,让不少农户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目前,全村已开办民宿2家,餐饮店3间,文旅商店 3家。全村每年游客2万余人,旅游收入上百万。